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B.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
C.扩大出口 D.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64.目前扩大内需的重点主要有( )
A.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B.增加农民收入
C.扩大出口 D.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65.“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含义是( )
A.调整投资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 B.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C.调整区域结构和管理通缩预期 D.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国经济发展应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66.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的内容有( )
A.实现发展成果合理分配 B.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相协调
C.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
67.材料中提到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表明,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指的是( )
A.各种要素组合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
B.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积累方式
C.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D.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取得方式
68.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而在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A.产业结构 B.供给结构 C.需求结构 D.投资结构
69.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因素有( )
A.消费需求 B.经济体制 C.资源条件 D.科学技术
70.划分三次产业的依据是( )
A.生产要素密集程度 B.劳动对象的加工程度
C.劳动资料的密集程度 D.社会产品的最终用途
(四)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世界首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各国都把举办世博会作为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舞台,塑造形象窗口。创新是世博会永恒的主题。每一届世博会都非常注重生动具体形象地演绎这一主题,上海世博会同样如此。以中国馆为例,该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智慧,全面展示中华文明魅力和悠久历史文化,揭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为了办好这一届世博会,上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上海世博会的选址位于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场馆建设充分运用最新科技,处处体现了绿色、节能、低碳。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上海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6年稳定在85%以上,2008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分别降低了71%和67%,全市所有燃煤电厂,共1067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燃煤机组安装了烟气脱硫设施,基本实现电厂脱硫全覆盖。上海的努力是中国的缩影。中国的节能减排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只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1.每一届世博会都注重演绎“创新”主题,目的在于( )
A.展示本民族智慧 B.揭示主办城市文化底蕴
C.展示新产品新技术 D.塑造国家形象
7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
A.和谐,让生活更美好 B.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73.上海世博会所体现的先进理念有( )
A.经济世博 B.科技世博 C.生态世博 D.文化世博
74.材料中提到根据含硫量可分为高硫煤和低硫煤,其中高硫煤是指硫的含量大于( )
A.2% B.3% C.0.5% D.1%
75.中国的节能减排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其重点有( )
A.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推进环境整治,加强环境保护
C.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宏观调控
D.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六、论述题
本题为主观题,共14分,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请阐述提升公务员执行力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