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其中,国内贷款4312亿元,增长46.4%;企业自筹资金6753亿元,增长22.7%;利用外资288亿元,增长39.2%。
——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101.60,比9月份上升0.73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6.15点。2006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83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6%。
——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03.39,比9月份下降0.12点,比2005年10月份下降0.08点。2006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6.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3.26亿平方米,增长19.6%;办公楼施工面积6525万平方米,增长13.0%;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2.07亿平方米,增长13.6%。
一一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3.29,比9月份上升1.35点,比2005年10月份上升3.04点。截止到2006年10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2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680万平方米,增长7.7%。131.下列选项中分类指数最高的是( )。
131.下列选项中分类指数最高的是( )。
A.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
B.资金来源分类指数
C.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
D.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
132.2006年1~10月份,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率约为( )。
A.80.3%
B.74.2%
C.68.9%
D.70.3%
133.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2006年9月份,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最快;
Ⅱ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是因为大批开发商将房子预留而不销售;
Ⅲ2006年1到8月,房地产开发景气呈上升趋势;
A.Ⅰ B.Ⅰ、Ⅱ C.Ⅲ D.都不正确
134.2005年1~10月份,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的比率约为( )。
A.20.0% B.13.3% C.19.8% D.18.5%
135.下列选项中,增长比率最高的是( )。
A.住宅施工面积
B.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C.经济适用房投资
D.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开发土地面积
四、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36~140题。
2006年1~3季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服务业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173.74亿元,增长9.4%,增速比上半年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37.2%,重点行业发展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6%,金融业增长8.1%,房地产业增长9.3%,其他服务业增长9.2%。
(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投资增长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2006年1~3季度,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0.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6.1%,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9%。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7.6%,文化和体育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2.5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74.2%,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1.1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比2005年同期增长34.1%,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5.2%,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4.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2.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改善了消费的环境,还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扩张,拉动了整体经济增长。
(三)服务业继续发挥对全省财政收入和安置就业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对税收和就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223.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60.6%,同比增加41.7亿元,增长22.9%,高于地方税收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中贡献较大的房地产业同比增长35.8%,增加19亿元,金融业同比增长24.1%,增加5.3亿元。服务业对营业税增长贡献尤其突出。受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营业税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营业税同比增加30.5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增加额的47.5%,比2005年同期提高27.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税收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2006年1~3季度,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11.8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68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0.8%,其中在社区就业28.1万人,占就业总数的25.1%。
136.服务业主要行业投资增长的好处不包括( )。
A.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
B.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C.改善了消费的环境
D.带动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缩减
137.根据以上资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Ⅰ 2006年1~3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态势良好; [公务员考试真题]
Ⅱ 2006年1~3季度,服务业地方税收占全省地方税收的一半以上;
Ⅲ 全省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60%以上;
A.Ⅰ B.Ⅰ、Ⅱ C.Ⅲ D.都不正确
138.下列选项中,增长最快的是( )。
A.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B.服务业地方税收
C.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D.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
139.2005年同期全省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多少亿元?( )
A.1305.5 B.1190.7 C.1082.3 D.1298.7
1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点行业增长值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B.全省营业税比2005年同期增长27.5%
C.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同期增长90%以上
D.社区就业持续创高增长率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请将题本和答题卡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
[行测真题]
2007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精解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答案】B。片段中关于王茂荫的介绍非常简单,而且是由《资本论》引起的王茂荫的情况,因此排除选项C、D;选项A,作为标题会给人一种王茂荫与《资本论》之间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感觉,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有选项B恰当地表示出了《资本论》在这个片段中所涉及到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这一主题。
2.【答案】C。结合现实生活中关于“荣辱观”的学习,我们知道“荣辱观”内容丰富精辟;该片段分别引用了“任务”“话题”“分界线”等,表达出了“荣辱观”内容上的涵盖美;另外,“相对完整的论说体系”、“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的理性综合之美”揭示了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应选C,其他选项过于平面化,不深刻。
3.【答案】D。“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说明“赢家通吃”。ABC项把“马太效应”局限在经济领域,本身也是正确的,但只是“马太效应”的例子,理解不全面。
4.【答案】B。这段材料的后面着力描述人们为什么喜欢《新华文摘》,意在说明《新华文摘》真正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即为文段的重点和主题,故选B。选项C的主语是“广大读者”,而材料论述的中心是“《新华文摘》”,所以C不恰当。
5.【答案】A。利用排除法,B、C两顷明显不对,D项就事论事,文章中的要求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所以正确答案为A。乔利·贝朗虽然小时候处境悲惨,但其精神不息。材料通过两者强烈的对比,揭示出即使在命运的低谷也要“心灯不灭”的人生哲理。
6.【答案】A。该片段的主题是讲“演讲”,而且是“简短的演讲”,邹韬奋的例子是这句话的例证。因此主要讲述的是A,文章中的B、C、D只是举例说明简短演讲的效果,文段并不是讲鲁迅先生的精神等。
7.【答案】B。片段引用了一段颁奖辞,并对领奖辞中用的一个比喻“风一样的年轻人”称为一个极致的比喻,这里的关键是“它主要用于说明”中的“它”代表什么?显然“它”代表的是一个“风一样的年轻人”这个比喻,那么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显然正确答案是B,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刘翔的轻盈、速度等神韵;选项A、C离题较远,选项D表达没有错,但不是解释这个比喻的,故排除。
8.【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A不符合片段的实际含义,体现不出所谓“科学”,“艺术”;选项B,C表达不全面,只有选项D,符合片段所要表达的全部含义。
9.【答案】B。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当然不理他。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10.【答案】D。该片段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人在成功后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选项A表达没有错,但过干简单、笼统,没有深入细致表达该片段所强调的主要含义;选项B、C表达偏离主题;选项D符合片段所要强调的内容,即对失败要有另一种看待方法,当能正确看待失败时,每项失败也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因此该片段强调的是一种态度,因此应选D。
11.【答案】C。采用排除法,选项D使用“文化危机”显然文中没有表达这层含义,故排除;选项A、B只是说明了该片段表达的事物存在的现实状况,不是该文字意在说明的主题,故排除,选项C符合文字意在说明的问题,且片段在最后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即“形式与内容”的强大反差,故选C。
12.【答案】A。B项中的“一石二鸟”和C项的“如何塑造企业形象”都没有反映材料的重点;选项A恰当地表达了公司善于用人的举措,因此应选A。
13.【答案】D。片段引用了“三种宽容”,归根结底,三种宽容都是为自己好,为自己造福,因此应选D,选项A、B、C表达上没有错,但不是本片段所主要论述的。
14.【答案】D。片段表达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过去由于意识上的问题,造成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差别大,近几年,国家开始增投入,改善了—些设施,但是差距仍然非常大”,“差距大”是事实,因此农村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因此应选D。选项A,事实后面所隐含的信息是投入不足,是事物存在的现象,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B更不是所要强调的主题;选项C,在片段中没有提及国家投入重点问题,故排除C。
l5.【答案】D。“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一这句话是材料的中心句。D项表达的意思最符合材料中心意思。
16.【答案】A。片段已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即“汉字修辞”,因此应选A。
17.【答案】C。首先要明白“艺术特色”的含义,艺术特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有语气、语言等,只有选项C,从多个层面表达出了艺术特色,如语气、联想,引喻(修辞)等,其它选项均不全面。
l8.【答案】C。这是一道社会热点问题的测试题,如果考生有一定的社会新闻观察力,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从文字上分析,选项A文中没有谈到消极影响的清醒认识问题,选项B不全面,既悖和谐又违背创新,选项D表达不全面。
l9.【答案】D。采用排除法,选项A用“精打细算”不符合片段所讲内容,因为47%比例还在精打细算不能说淡化;选项B,中国人也还没有全部“打碎”储蓄罐,选项C,“推后消费”文中没有提及,只有选项D从整体水平,宏观表达了一种趋势,变化。
20.【答案】A。后一标题与前一标题的比较,即“名画美容”与“修复名画”的比较,显然,选项A符合,后一标题使用比喻的方法,更生动、吸引人,故选A。
21.【答案】C。采用排除法,选项B,文中没有涉及,选项A,表达不全面,选项D文中没有涉及。材料第一句谈到“熊猫烧香”成为公众话题的事实,然后分析其原因。C项最能概括材料内容。
22.【答案】B。文中没有谈及语文修养问题,只有谈及语文与逻辑语言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由于粗心造成的,也不是消化、整理、规范等问题,因此应排除A、C、D,故选B。
23.【答案】D。选项A、B都是对“偏执狂”的理解和解释,故排除,选项C“初听耸人听闻”表述不准,并没有“耸人听闻”之感觉,选项D符合原文。
24.【答案】C。通过片段中英国人所做的工作,可以推论出选项A、B、D是理解正确的,选项C,“以宽广等”作比喻,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与片段内容相差甚远,即人们对外部宽容的要求,与“希望自己的明天更好”没有关系,因此选C。
25.【答案】A。材料开头介绍了现行所得税税率内外有别的现象,,然后又说明了内外统一的新税率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影响。A项很好地概括了这些内容。材料没有突出“公平”。B项欠妥。
26.【答案】A。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D,D项表达的意思与短文主题相差甚远;选项B、C表达均不全面,选项A即说明了钥匙(管理)的可用性,因此应选A。
27.【答案】D。通过片段阅读,该段文字主题是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因此应选D,选项B、C表达正确但不符合该段文意,选项A表达不全面。
28.【答案】C。“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忽视了对它们‘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材料的核心。
29.【答案】A。温家宝总理背诵的六句名言都体现了“为民着想”的思想和情怀。应选A,选项B、C、D表述浅显没有体现真正含义。
30.【答案】A。“余其宅兹中国”的意思是“我”已经据有中国。周代在“五胡十六国”之前,根据材料,说明那时只有“华夏”的称谓。而“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所以A项理解最准确。
31.【答案】A。从片段“在他看来,真正的善战者……,拼死激战”,可以得出孙子善战意志的核心是“以小的代价赢得大的胜利”故选A,选项B只是选项A的特例,选项C、D是无关选项。
32.【答案】D。该片段中以大山的知识水平,理解肯定不是A所述的“时速”,故排除A;根据规定,大山应受罚,故排除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