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5) 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对人格的尊重与重视等。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在强调国家公共利益的同时,同样应当重视和关心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及个人的苦难和困境。
42.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公民社会责任”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社会责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2)对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3)应尽的责任或义务。A项所说“宪法法律规定以外的义务”,B项所说“非道德责任的责任”,其范围明显过宽,有悖常理,可以直接排除。D项所说“在工作单位应尽的一些岗位职责”,其范围“一些”过于模糊,表述不当,排除。所以,正确选项是C。
43.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公共意识”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公共意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个体自由的体现,(2)对于超越个体自身以外的共同整体的体现。B项所说:公民顾及私利的同时(隐含:个体自由的体现),追求公共目标和利益(隐含:对于超越个体自身以外的共同整体的体现),全面地体现了“公共意识”的内涵,属于“公共意识”。所以,正确选项是B。
44.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团队精神”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团队精神”,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团队的成员,(2)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3)相互协作竭尽全力,(4)意愿和作风。请特别注意“意愿和作风”这个条件。B项所说:有凝聚力和为团队利益牺牲的愿望(隐含:意愿和作风),全面地体现了“团队精神”的内涵,属于“团队精神”。所以,正确选项是B。
45.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城市化”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城市化”,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2)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A项所说:大批的农民迁移到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隐含: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很好地体现了“城市化”的内涵,属于“城市化”。所以,正确选项是A。
46.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违反商业道德和善良风俗,(2)违反有关法律规定,(3)非法经营行为,(4)包括垄断行为,限制竞争行为,经营者采用欺骗、胁迫、利诱、诋毁、窃用以及其他不道德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本题所给的定义比较模糊,必须根据背景知识适当进行补充。要明确:不正当竞争一定是针对其他经营者进行的不正当的经营行为,经营者并消费者之间无竞争关系,因而所有涉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都谈不上不正当竞争。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本题就不易回答了。)A项中的“拒绝‘三包’行为”属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售后服务问题 ,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排除。B项中的“无合格商品标志行为”,属于伪劣假冒产品,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排除。D项的“无视消费者权益行为”属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与不正当竞争无关,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
47.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企业文化的核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2)尊重人,就是对人平等、关心、理解、宽容,(3)服务人,就是为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提供各种保护和保障举措,(4)发展人,就是应因人的现实需求和目标需要,实现人的各种权益和利益。C项所说“把人而不是金钱、机器看作自然资源”(隐含:把人看作是企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正确选项是C。
48.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逆向思维”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逆向思维”,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2)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3)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A项所说“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隐含: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属于“逆向思维”。所以,正确选项是A。
49.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揣摩”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揣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2)推测、估量、判断。B项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怎样才能“事先有准备”呢?,当然需要对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进行“推测、估量”。这完全符合“揣摩”的定义条件。所以,正确选项是B。
50. 解析: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选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为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功能,(2)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要作答本题,需要一些社会经验或背景知识。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2008年12月国家公布了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为: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黄、工业染料、罂粟壳。)A项中的“蛋白精”,B项中的“硫化钠”,D项中的“罂粟壳”都属于非食用物质,因而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排除。所以,正确选项是C。
51.解析:B。此题从横向思维看难以找出答案,但从纵向思维看,在A、B、C、D中,这样搭配修饰:卧室的位置,室内的位置、苏打不能修饰位置、网球不能修饰位置,显然,后两者修饰搭配不通。再看从后项搭配,厨房高度没有修饰关系,而高度形容修饰墙壁,正确。故选B。
52. 解析:D。此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这个部分相对于整体来说是在整体轴对称的一端。故D答案最合适。因为封面是在书本的背面,而北极是在地球的最北端。
53. 解析:B。并列关系的词语,很容易选择正确答案B。
54. 解析:B。心理-名词,承受-动词,心理能承受;信息-名词,刺激-动词,信息能刺激。故选B。
55. 解析:A。种属关系。杂志是期刊的一种,柠檬是水果一种。 [公务员考试真题]
56. 解析:C。相对关系。比赛有单杠和双杠之分,宋朝有南宋和北宋之分。
57. 解析:B。以真皮作为标志,噪声影响范围,噪声的大小标志影响范围的宽广。
58. 解析:D。军队是完全由军人组成的,D项文具完全笔墨组成,符合题干逻辑概念。
59. 解析:A从词性形容关系看,红光形容满面,东山形容再起;B、C两项都是并列关系,不选。D项雨打不能形容芭蕉,雨打只可能打在芭蕉上,与题干形容关系不合。
60. 解析:D。休克与晕厥的表现关系是先休克,后昏厥;D项,先再见分开,分开后再会见,即再会。所以D项最接近题干逻辑。
61.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根据题意,本题实际上就是要求找出那个唯一说真话的人。阅读可知,乙与丁的断定相互矛盾,二者必有一真一假。也就是说,唯一的真话必在乙、丁之中。因此,甲和丙的断定都是假的。根据甲的断定“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是假的,可以推知: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都愿支付高额赎金。既然“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都愿支付高额赎金”,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确定乙的断定是真的。为什么我们可以直接确定乙的断定是真的呢?这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乙的断定在形式逻辑学上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最典型的逻辑特征就是以“如果……那么……”为关联词,其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如果p,那么q。其中的p和q分别称为命题的前件和后件。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才是假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前件真后件真,前件假后件真,前件假后件假),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都是真的。既然“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都愿支付高额赎金”,就是意味着乙的断定的前件“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船主愿意支付高额赎金”是假的。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如果前件是假的,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必然是真的。因此,乙的断定是真的。所以,正确选项是B。
62. 解析:本题属于统筹问题。全部人数最多的情况只能是“所有人员都不重叠”的情况,即:3个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山东人(含2个济南人)+5个研究生=12人。由此排除C、D两项。全部人数最少的情况只能是“所有人员尽量重叠”的情况,即:5个研究生(含3个到基层锻炼过的,4个山东人中除2个济南人的2个人)+2个济南人=7人。由此排除A项。所以,正确选项是B。
63.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根据题意,乙和丁说的话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乙和丁的话要么同时是真的,要么同时是假的。设乙和丁的话同时是真的。根据题意,4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那么,甲和丙的话就必定都是假的。然而,根据乙的话是真的可知:好事是丙做的,必然推出甲的话也是真的。这就与题设发生了矛盾。因此,乙和丁的话不可能同时是真的,只能同时是假的。乙和丁的话同时是假的,则甲和丙的话都是真的。由甲丙的话可以推出:好事是乙做的。所以,正确选项是B。
64.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阅读题干,其中的“用红色背景电脑的人在记忆校对等准确性测试方面得分较高,而使用蓝色背景电脑的人则表现出了更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描述了红色和蓝色对人发生的影响。AD两项仅仅说明了红色对人的影响,B项则仅仅说明了蓝色对人的影响,都不够全面。可以直接排除。只有C项全面概括了红色和蓝色对人发生的影响。所以,正确选项是C。
65.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C、D两种情况必然导致甲、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与题意“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条件不符,可以直接排除。阅读可知,甲与乙的断定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也就是说,唯一的真话必在甲、乙之中。因此,丙的断定必定是假的。由丙的断定是假的可以推知A项是真的: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所以,正确选项是A。
66.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阅读可知,甲与丁的议论相互矛盾,二者必有一真一假。也就是说,唯一的假话必在甲、丁之中。因此,乙和丙的议论都是真的,可以排除B、C两项。既然丙的议论是真的,丙说:“小张说这不是法定的健身活动日,也不是法定的北京奥运会纪念日。”由此可以推知甲的议论是真的,丁的议论是假的。排除A项。所以,正确选项是D。
67.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题干陈述的论点是:鸟类集体自杀,主要是地球磁极的移动使他们看不准定向标。怎样才能反驳这个观点呢?就是要指出,鸟类集体自杀,不是因为地球磁极的移动使它们看不准定向标。阅读选项可知,4个选项分别说明了飞鸟集体死亡的不同原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削弱题干中专家的观点。那么,哪一项最能削弱专家的观点呢?仔细对比可以看出,A项的“毒气云团”,C项的“有毒虾蟹”,D项的“硫化物”所引起的飞鸟死亡都不是“自杀”,而是“被杀”,对专家的观点削弱较轻,可以排除。B项所说“飞鸟的集体死亡一般是大自然的偶然事件”,说明飞鸟的集体死亡不是因为地球磁极的移动使它们看不准定向标,而是偶然事件,这就强烈削弱了专家的观点。所以,正确选项是B。
68.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
(解法一)根据题意,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的方案,那么,甲、乙、丙三人的话同时是真的。阅读题干可知,甲、乙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后件是相互矛盾的,要想让这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其前件必须是假的。也就是说,“不选派小张”为假,即“选派小张”为真。把“选派小张”与丙的意见“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相结合,构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以得到结论“选派小王”。也就是说,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A项:两人都选派。所以,正确选项是A。
(解法二)解答本题可以采用真值表法。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其逻辑形式可以分别用公式表示为:甲:非小张→小王;乙:非小张→非小王;丙:非小王→非小张用“1”表示真,“0”表示假,则可以画真值表为:
小张 |
小王 |
非小张 |
非小王 |
甲:非小张→小王 |
乙:非小张→非小王 |
丙:非小王→非小张 |
1 |
1 |
0 |
0 |
1 |
1 |
1 |
1 |
0 |
0 |
1 |
1 |
1 |
0 |
0 |
1 |
1 |
0 |
1 |
0 |
1 |
0 |
0 |
1 |
1 |
0 |
1 |
1 |
由真值表可知,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A项:两人都选派。所以,正确选项是A。
69. 解析:本题属于逻辑推理型。阅读题干可知,在被迫长时间绝食的状态下,不能代谢醋酸的实验鼠体温和耐力明显降低(隐含:醋酸对极度饥饿的实验鼠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十分重要);而“实验鼠的身体构造又与人体非常接近”;由此可以推出A项:醋酸在其维持人体能量供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选项是A。
70. 解析: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所谓推断文意,就是要揭示出题干中隐含的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阅读可知。题干属于转折型结构。转折型结构强调的往往是转折词后面的内容。题干首先说污水处理厂在COD减排中的作用,接着话锋一转,又说鱼塘和天然湿地的生态净化作用。作者这样的叙述意在说明什么呢?显然他是想告诉我们:减排手段要因地制宜,多种方式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所以,正确选项是C。
71. 【答案】D。解析:A项,郑人买履,指郑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买不到鞋子的后果。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按图索骥,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求事物本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了一个哲学原理,即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项,鲁侯养鸟,说明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良莠不分,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