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44. B[解析] 12项小康标准中只有10项达到或基本达到小康水平,B错误。
选项A:可以直接在文字第一句话中找到对应的叙述;
选项C:原文段有“各地区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
选项D:在文中指标介绍部分有相关的语句进行论述。
事实上,选项C与D直接看都知道肯定是正确的。
45. B[解析]
A选项:原文段“与1996年相比,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由9187%降低到9170%;中、西部实现程度分别由798%和7447%提高到8380%和7873%”。从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东部小康实现程度是负增长的,中、西部的增幅明显高于东部,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经济发展相关情况在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因为B选项是不能推出来的。
C选项: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由9187%降低到9170%,因此C选项正确。
D选项:中、西部的小康实现程度增长分别是8380%-798%=4%和7873%-7447%=426%,西部的增长高于中部,D选项正确。
46. C[解析]
A选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与“地理环境”相关的信息;
B选项:材料中只能得出西部和中部小康水平实现程度提高的比例高于东部,但是不能得到实际增长值高于东部;
C选项:此选项表述可以从材料中找到相关内容;
D选项:小康标准5个方面共12个指标,此项是错误的。
47. C[解析] 这五个方面有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所以选择C。
48. B[解析] 中部地区由79.8%增至83.8%,增幅4%;西部地区由74.47%增至78.73%,增幅4.26%;增幅相差0.2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