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规范合同的仅4223起,占10.1%;签订不规范合同的3137起,占7.2%;不签合同的34431起,占82.7%。一些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或合同内容不完善、特别是租金约定不合理的,流出方或流入方常常受到利益驱动单方面毁约,引起矛盾和纠纷。
又如,一些承租方在租赁农地后,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开矿、建厂甚至用于房地产开发,成为建设用地。这种流转被称作“黑色流转”,对保护耕地危害较大。
再有,土地流转的规模不大,土地集中连片困难,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许多企业或业主在农村租赁土地都希望能够集中连片,便于实施机械化耕种。但由于不同农户之间利益目标不一致,常常导致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因个别农户不同意而难以成功。
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摘录: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直辖市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简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摘录: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概述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2.试分析“给定资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3.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及其利弊。请针对重庆市石堰镇农民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做法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给出你的解决思路。(25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4.认真阅读“参考文献2”,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自拟主标题,观点明确,分析深入,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字数800-1000字。
【第一种参考参考答案】
1.根据给定资料,概述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根据给定材料,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包括:
1.以土地入股,成立股份公司。
2.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转让。
3.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城市身份和社会保障。
其作用主要有:
1.实现农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利于农业资源整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部分农民城镇化,提高农民社会保障。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阅读材料能力和提炼、归纳材料能力,作答这样的题目需注意的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一般来讲,概括题的难度不大,作答时最好带着问题去阅读,随着阅读过程滤清思路。申论的考试时间相对充裕,作答概括题时节约足够的时间,那么后面拉开差距的题可从容作答。
2.试分析“给定资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在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尤其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在实际操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
1.必须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发扬民主,尊重民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农民变市民”实质上是物质和身份的交换,“保障”和“放弃”应互为条件。
3.优先推动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民变市民,同时应筛选有能力负担城镇消费水品的农民优先“进城”,避免转移“致贫”。
4.政府加大对农民社会保险的投入,设立多种缴费基数,使农民能够享受社保制度。
5.在制度和体制上创新,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施行不同政策。
6.打破区域行政界限,进一步推进城乡、区镇合一。
【思路点拨】
此题问的是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哪些启示。在作答时一定要牢记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兼顾思想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时的指导思想。在申论作答中,尤其是分析题的作答中,必然需要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
此外,作答本题时,可以对照给定材料进行思考。材料中给出了数个成功范例,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成功范例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得出答案。
3.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及其利弊。请针对重庆市石堰镇农民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做法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给出你的解决思路。(25分)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有:
1.可能出现资金短缺情况。
政府应对其加大扶持力度,为其提供资金周转来源,特别是使其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的相关扶持。
2.经营管理者没有大规模股份公司经营经验,在经营、管理、技术上可能出现问题,造成重大经营问题。
控制其规模扩大的进程,避免盲目扩大,保障参股者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同时应对其经营管理者进行相应的配套培训,增强其经营管理能力。
3.规模化经营可能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参股者从躬耕中脱离,在企业经营出现重大问题时,可能生活出现困难。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保机制,针对其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障,使参股者在必需时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思路点拨】
这道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对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并提出对策。大家在学会使用材料的基础上也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归纳,同时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答此类题目时,大家要设身处地去进行思考,参考答案中的前两条并不难想到,但是大家也要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农民成为企业员工会出现生活无着现象,所以应该考虑以社会保险和其它社会保障,尽管这一点在材料中提到的不多,但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在作答时一定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这里特别强调:我们作答的时候不能以材料的详略作为唯一依据,而应源于材料、高于材料。真正拉开成绩差距的往往是这样的一些问题。
4.认真阅读“参考文献2”,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为副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自拟主标题,观点明确,分析深入,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土地新政”要让“失地农民”享有“长期福利”
——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土地。在城市化的滚滚洪流之中,如何让“失地农民”真正在城市中享有权利、得到福利是我们现实工作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土地新政”,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丰厚的收益。
这一政策能否妥善实施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必须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管理规则、服务规范,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以民主的方式确保农民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同时推广转让合同的标准化,使租赁双方都能够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形式。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实现多样化。例如重庆市石堰镇麒麟村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入股,开办股份公司;河南信阳和安徽凤阳小岗村承包经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增加农民收入;成都温江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城镇居民的身份和社会保障,等等。确保不会因政策的不适宜而导致农民利益反受损失。、
再次,必须保证不改变土地的用途。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耕地面积得到充分保障,18亿亩红线不动摇。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丰厚的收益这一“土地新政”在我们做到政策合理、监管到位的条件下,必然使得由此政策产生的“失地农民”获得“长期福利”,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农民切实利益,使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加快。
[第二种参考答案来自^91考试网]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述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不得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土地出租,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二是土地转包,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三是入股,即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解除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防止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
(二)试分析“给定材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要在制度上创新,探索各种有效的改革措施;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搭建平台,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要尝试推进区镇合一,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释放广大农民创造活力、让农民创造自己的未来、进而创造中国的未来。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定要坚持平等、自愿、有偿原则,不得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土地的用途要进行精细划分,区别对待。
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最后,通过资金补助和拆迁安居、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逐渐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要以节约利用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为原则,逐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给定资料介绍了当前农村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些做法及利弊。请针对重庆市石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