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市(地)以下】申论真题(二)
2016-03-13 13:53: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了乡中心小学。学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这一并,低年级家长的心就动摇了,学生哪里多就往哪里送。”向老师说,“2007年后半年,就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撤了。”于是,几个村民又找到向老师,鼓动他在学校里办一所幼儿园。他雇了一名老师,一名司机,还买了一辆面包车用来接送孩子,办起了幼儿园。可一年多后,向老师又开始发愁了,“娃娃少,成本太高了。”原来,每个孩子一学期1000元,每天上下学接送不说,中午还管顿午饭。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幼儿园再往下办,也很难了。

6.200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希望工程共募集资金56.7亿元,资助246万名家庭困难青少年继续学业,资助建设15940所希望小学,为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促进青少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过调查论证后,开始实行希望工程战略重点转移:由过去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求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而希望小学也由起初的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设施软件建设为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生在校生是13953.8万人,9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人。伴之而来的是乡村小学数量的锐减,20余年间,中国的乡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这其中包括部分早期建设的希望小学。

20101025日报载:截止200812月,C省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这样的情况随着“撤点并校”的政策大规模推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很多希望小学被撤销,要求与镇小学或中心小学合并,因个别条件无法合并的,直接被闲置。部分校舍被当地村委会再利用,作为临时教学点等,服务于周边村民。但更多是被闲置下来,甚至直接被用作仓库,有的操场被翻垦成了田地,准备种上苞谷,有的学校甚至养起了猪和鸡。

来自Y市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425日,Y市某区运行的希望小学有119所,撤并38所,其中最早兴建的京温希望小学,已经变成了红枣产品加工厂。这里原来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可如今只剩下3所了。教办主任张某介绍:本世纪初,生源开始锐减,2001年,有一个镇在校学生2400多,可现在不足1100人,这个镇流动人口占到一半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迁走,异地就读。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不少“空巢村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学校的经费由财政支持。而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加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有些村子,学校校舍依然是最漂亮的建筑。可这些校舍有的被用做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或者群众活动室,有的被村集体租赁出去成为厂房或仓库,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

7.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这些学者有不少出身于农村,他们有着自己的乡村记忆和对现实乡村的直接观察和体验。因此,他们的忧虑就特别值得注意。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如夜校、识字班、电影放映队、青年演出队)的消逝,更有在纯净的大自然中劳作和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密接触、和睦相处为特点的农村日常生活形态解体的征兆和趋向。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于是,有研究者产生了更深层面的焦虑:“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宰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村尤其是农村里的年轻人的头脑,由此带来的问题自然是十分严重的。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而乡村作为文化存在的虚化,直接导致乡村少年成长中本土资源的缺失,如今的乡村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合力、归依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样遥远。这样,他们生命存在的根基就极易发生动摇,成了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乡村文化的危机和乡村教育的危机,就是这样相互纠结着。

这一切,对那些曾经感悟、至今仍依恋乡村文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追问的。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以上..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