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申论真题及解析、范文(二)
2016-03-13 13:56: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化个性的行为,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从国家的角度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建设独立自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既是民族自强之路,也是建设世界健康的文化生态的召唤。所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理应创造自己的新文化。而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展示有个性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得到创造性的发展,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己:一个经常从众跟风的人,必然缺少独立的思考,创造力也会随之降低,新方法和好创意会被同质化,逐渐变得平庸。一个人如果丧失了智慧和创造性,一味地随大流,就会造成千人一副的社会环境。社会学家早就指出:在个人价值和社会选择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坐标。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独特地属于“自己”,而不是别人。在纷纭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沉下心来,真正坚守自己,做好真正的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尤其是要注意从中华文化的灿烂历史中去找寻民族文化的根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内忧外患,但这条文化的血脉却一直没有断,贯通到今天,并日趋呈现出勃勃生机,这足以说明我们民族的伟大,说明了我们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今天,面对全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份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克服盲从与自卑心态,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展示中华文化的个性风采。

  辛:“风”也有益害之分,“辨风”的目的在于“选风”。譬如,“全民读书活动”这种风气,既陶冶治民众情操,又涵养民族精神,就应该积极追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保护环境,和谐自然的“清风”。也应该追风赶潮,尽显自己的绵薄之力。一句话,当追的风要追,不当追的风,那是万万追不得的。

  壬:全社会应积极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在当代生活中,现代化推崇“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世俗化的思想潮流如享乐至尊、娱乐至上等等,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以同一模式对我们进行打造。尤其是随着商业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跟风更加有可能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个体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抵得住诱惑,守得住人生的宝贵价值。

  癸:如果这样一种跟风随流的生活成为我们人生的全部,在人生终点,岁月大幕落下之时,我们会不会深深地为自己的平庸感到遗憾,甚至有难以言表的耻辱感?因为,我们一直活在别人创造的所谓的“跟风文化中”,我们从没创造出打上个性烙印的成果。

  当今社会,竞争白热化,每日高速度、快节奏奔波劳碌成为城市工作,生活的主旋律。超时、超负荷工作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大越来是普遍现象。英国有位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忙,特别是心理上的忙碌感所带来的伤害,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那种不眠不休的工作,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倡导“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主张“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工作再忙心不乱,生活再苦心不累”。

  在我国,也有心理健康专家适时提出了“慢生活”这一理念。专家指出,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人生的真谛?物欲催促上生命的脚步,时光分分秒秒日复一日地流走,人生在金钱方面看似相对丰富了;而在另一方面,却是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身心健康。专家认为,生活要归于简单,工作要抓住重点,在职场忙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的人士,不妨梳理梳理心理,让生活节奏慢下来。

  金庸先生说:“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事儿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年。”飞人刘翔生活中也有慢的时候,他说:“我吃饭比较慢,我也喜欢洗澡的时候慢一点,因为我喜欢慢节奏的生活。”

  慢生活的提出,是对国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放慢生活节奏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健康、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慢生活”没有固定模式,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慢一点吃饭开始,到漫步、慢运动等等。有专家因此提倡“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

  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作答要求【资源来自中政申论】

  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二、读读“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给定资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四、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2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五、“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要点与范文

一、“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10)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归纳概括“‘给定资料2’揭示的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

 

  资料2第二段介绍了在职工作人员压力较大,产生职业倦怠,尤其是特定的职业群体容易紧张、焦虑和抑郁,属于轻松感缺失。第三段则主要介绍了因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的公平感缺失问题。第四段虽然也描述了焦虑、恐惧、迷茫心理,但是落脚点在信任和诚信危机,安全感缺失。第五段首先介绍了“白领阶层”的焦虑心理,此处可同第二段在职工作人员的焦虑心理相合并;第五段随后介绍了收入较低人群及心理“无根”人群等的孤独无助感,属幸福感缺失,精神空虚迷茫。第六段则主要阐述心理健康疾病复发增高, 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属于同情感缺失。

 

 

  因此,本题可从轻松感缺失、公平感缺失、安全感缺失、幸福感缺失、同情感缺失五个方面分别组织。

 

  【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为:一是轻松感缺失。诸多职业群体易紧张、焦虑和抑郁。二是公平感缺失。部分人群接受不平衡、不公平信息产生心理失衡。三是安全感缺失。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四是幸福感缺失。社会陌生感降低归属感,成为“社会隔离”人群。五是同情感缺失,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

 

 二、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题目要求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我们需重点研读“给定资料4”。里面提到时下人们各种各样的跟风行为,指出这问题是源于“依赖”,恰好凸显“预先失败”。我们要解释这个词就必须结合这种跟风的现象来理解。为什么依赖、如何依赖、这种依赖的后果等等我们都能从材料中提取出相关要点,从“解释内涵——阐释外延”两方面整合要点。

 

  【参考答案】

 

  “预先失败”是指人们过于依赖媒介、“专家指导”的权威,弱化甚至丧失自主选择能力的心理状况。

 

  在现代社会,人们由于期待权威,习惯在任何活动前假定自己是失败者,去参考外界的意见,来主导自己的选择。而事实上,过于依赖媒介或他人而一味跟风折射出人们浮躁的“亚健康”问题,盲目相信“权威”容易导致个人的迷失、焦虑甚至伤害。

 

 三、“给定资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20)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给定资料3”第一段介绍了S大学举办以“迎校庆、健心灵、献爱心、促成长”为主题的第六届心理健康节活动。

 

  接下来分别具体介绍了心理健康节的不同活动形式。第二段谈到“中国曲艺的魅力”讲座,使师生们略了相声的艺术魅力;第三段谈到心理运动会,在运动中强调个人的体能展现,和团队的默契配合;第四、五、六段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教师应对职场与生活压力,帮助同学们学以致用。第七、八、九段介绍了同学们发起“天佑雅安、心系灾民”捐资赈灾活动,为灾区送上真挚的祝福,并在募捐活动中体认到爱心与向善的心理健康底蕴。

 

  行文按照“点明主题——活动总结——深化意义”的框架加工整理展开即可。

 

  【参考答案】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全程参加S大学第六届“迎校庆、健心灵、献爱心、促成长”心理健康节活动,我代表省教育厅,向本次心理教育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的祝贺! 本次文化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积极、团结、向善的健康心态。

 

  相声——欢愉广大师生。相声艺术为大家带去了笑声,也连接了大家的心声。喜怒哀乐,演绎人间百态;说学逗唱,欢愉广大师生。

 

  运动——动感美丽心灵。在心理运动会上,同学们创新无限,通过精彩纷呈的体育活动,不但充分展现了个人的体能和智慧,更彰显了团队的默契配合和通力合作。

 

  讲座——追求执行合一。讲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开展讲座,师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中,调节自我,服务大家。

 

  善款——心系玉树藏胞。健康节筹备期间。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师生们发起“天佑雅安、心系灾民”捐资赈灾活动,在募捐活动中体认到爱心、向善的心理健康底蕴。

 

  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心理健康节活动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S大学将这项活动更好地延续下去,为大学生快乐成长做出更大贡献。

 

 四、某地方报纸根据“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的内容做了一版关于“跟风”的专栏,请你以“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为题,为这个专栏写一篇短评。(20)

  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公务员考试题库大全]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nbs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