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街道,目前从事刺绣制作的绣娘就有8000多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刺绣企业有35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还催生了一批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由于镇湖“绣娘经济”的发展,镇湖的劳动就业率超过95%,刺绣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75%。刺绣经济的发展壮大,还是得镇湖从过去的“接包”加工刺绣产品转为“发包”给周边乡镇,带动了周围大批农民就业。
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在海外市场更是具有巨大的开拓空间,山东潍坊的风筝蜚声海内外,当地企业研发的“教学风筝”(风筝扎制完后,配备毛笔和水彩由消费者自行上色),每年仅出口就近50万只,湖南湘绣城每年产值达到10个亿,湘绣产品销往韩国、日本、没过等15个国家。
资料八:
2011年,某县积极创建“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人人参与代理,全县所有群众都是服务对象,群众所有合理合法诉求都纳入无偿代理服务范围,包括诉求代言、事务代办、信访代理。
为此该县构建了三级代理服务网络,镇一级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代理中心,设立“导办室”,实行一站式服务,帮助群众代理,代办需上级部门审批的生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的证件、手续;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理站,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建立代理点,受理群众需要到镇级或镇级以上部门办理的各项事务。二级……;三级……(大概有3句话不全)。
与此同时,该县建立了党员干部考核、监督制度,通过完善的考核手段,完整的考核体系,保障代理制度落到位,从而使工作真正惠及民众。政府还公布了代理人员的代理工作内容和电话,公布分发到民众手中,保障民众查找联系电话。
“现在是干部下去找群众,组组有人到,户户有人包,改变了过去群众有事找不到干部的情况。”责任区代理人是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对群众提出的事项48小时内要作出处理。
该县县委书记说:“我们实施党员干部代理制,就是要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让党员干部在于普通群众谈家事中倾听民声,在拉家常中体察民情,在办实事中解决民忧,化解怨气,拉近距离,真正与老百姓心连心,心贴心。”
资料九: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51.27%。在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乡村人口,这昭示着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成长阶段。 <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
草桥村位于北京西南三环,区域内除了有一座巨大的立交桥,是著名的地标恐怕是附近的300路公交车总站,这趟围着48公里长的三环路转圈的公交车,号称“全世界最拥挤的车辆”。而在这个明代起就为北京供应花木的小村落,正在完成它最后的城市化蜕变。草桥村里有20多家集体企业,涉及花卉、物业经营等多个领域,全村的经济收入超过7亿元。草桥村民住的高层小区整治洁净,每一户都拥有有集体经济的股份,有分红,有福利。“现在,草桥村民不仅百分百就业,平均每户职工工资加股金分红年收入可达5万到6万元,70%以上村民家庭有了私家车。”党支部书记老王说,他的经验是,第一条不管怎么样,村集体的经济命脉不能丢,土地收益要成为生生不息的产业,而不是一分了之;第二条,总要有“组织”,熟人社会也好,乡规民约也罢,再叠加经济纽带和党政组织,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
让全体村民离土不离村,拧成一股绳,一直是王书记引以为豪的事。自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开始“有钱”,20年来没有一个村民脱离集体。而这只拧紧绳子的手,就是经济关系。1999年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时,草桥有1亿多元资产,人均能分2万元。王书记强力坚持:“不能分光吃净。”
“周围村卖地后给村民分钱,我们老百姓也有过这种想法。其实,集体的实力才是坚强的后盾。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平稳,是最踏实的,最持久的。”以村集体经济为轴,经济关系把村民们紧紧捆在一起。王书记反复强调“组织”在草桥村存在的重要意义。如今在草桥,没听说有人愿意脱离村集体。村集体资产量化后人均送房50万元。以养老福利为例,普通村民比照科级干部退休标准执行,当时村干部的享受处级干部待遇,有了强大的经济纽带,“组织”说话更有分量,草桥的社区管理也有了更多约束力。
1、请你概括“给定材料1-5”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15分)要求:全面、准备、简明,不超过200字。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概括题,需要考生概括材料1-5的主要问题,材料中有比较明显的答题信息,考生只需要锁定材料1-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每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即可,考生可以运用定位关键词和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如材料中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基本找不到劳力等”就可以概括为“农村空巢化、公益事业缺乏劳力”。要点要全,不要漏点。
【参考答案】
1、农村空巢化,公益事业缺乏劳力、养老问题突出;传统乡土文化消解、人际关系紧张。
2、农村社会管理困难重重。村干部权威面临挑战、群众参与意识弱。
3、土地征用相关制度不完善。政府企业获利,农民未真正获实惠,就业问题难解决。
4、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垃圾成难题,电源、水源污染严重,危及农业生产、生活。
5、基层选举不规范,村官隐性权力大、缺少权力制约,贪污腐败和涉农职务犯罪严重。
2、分析“给定资料2”,请你指出导致村干部“求人办事”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准确、具体,不超过200字。
【解析】 该题为单一型分析题。首先要认真审题,考生要明确“结合材料2”不等于仅限材料2,考生要把握整体材料,以材料2为主,涉及材料5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挖掘题目中的的主体。显在主体有“村干部”和“人”,这里的“人”指的是群众。隐形主体则要从材料中挖掘。审读材料2,贯穿的主要思路是村干部为农村建设缺钱而求百姓办事,因此“资金”问题必将涉及。村干部工作难,必然与基层工作机制不健全相关联。可以挖掘出两个隐形主体“资金”和“体制”。最后,准确抓住四个“主体”后,充分挖掘材料具体信息,从“资金”、“体制”、“村民”、“村干部”四个角度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一、农村建设融资困难。政府资金补助少,村镇金融服务能力差,农业税减免,建设费用主要靠集资,村干部经济压力大;
二、农村基层组织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缺乏权威性,公共建设对群众缺乏硬性约束;
三、村民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组织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奉献意识,缺乏公共参与意识;
四、部分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贪污腐败严重,公信力下降,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的村干部严重不足。
3、假如你是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请你针对“给定资料6-9”中关于乡村工作的值得借鉴之处,给领导写一份简要汇报材料,并提出相关建议。(25分)要求:全面、具体、简明、针对性强,不超过500字。
【解析】一是总结经验,二是概括这些经验,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关于乡村工作若干经验的简要汇报简要总结一些乡村建设经验如下,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若干建议,供领导参阅。 ――可取经验:
一、开发传统手工艺,创造地方经济发展新途径。1、发展规模企业,各乡镇分工合作,形成包装、运输等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加收入;2、支持企业研发,打造经典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二、创建了“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1、党员干部都参与无偿代理群众所有合理合法诉求;2、构建了镇、村(社区)、村民小组三级代理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3、建立了党员干部考核、监督制度,保障代理制度落到位。
三、在多个领域发展集体股份企业,确保村民始终保有土地收益,增强经济纽带。同时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把每一个村民都留在乡村。
可行建议:(一)、重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战略规划上重视挖掘文化资源,针对年轻人不愿学,手艺人才断层;经营人才缺乏,市场渠道不畅等问题,要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专家和行业评估体系,破解人才难题。
(二)、加强基层管理和服务创新。1、加强基层党员服务项目和联系方式,保持随时随地联系群众;2、依托基层党组织、社区管理组织和乡镇企业,增强群众联系纽带和集体意识。
4、通读“给定资料”之后,你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一定有所感悟,请你以“守望家园”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紧扣“给定资料”,结合个人体会; (2)观点鲜明,语言流畅,议论深刻,结构严谨;(3)总字数800-1000字。
【解析】
首先,材料的解读,通篇材料以“三农”问题为基调,围绕劳动力转移、基层组织、农村资金、土地流转、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产业、村干部隐性权力、贪污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涉及面比较广,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取材,也为考生提供了发挥空间;
其次,题目设置意在考查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感悟”,即对当前农村变化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农村建设的建议;
再次,考生要明确既定题目:守望家园。在家园里如何守望,农村经济建设要留住人、农村文化建设要留住道德,农村生态文明保护要留住山水。写作的思路由此破笔深入,升华农村建设的主题;
最后,要注意题目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