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降,如自行车出行比例就正以年均2%—5%的比例下降。自行车是北京数量最为庞大的交通工具,然而骑车容易存车难。目前,自行车存放点的数量较之前几年已大大减少,而较大的正规存车点又不是以覆盖所有人流集中的地区。如东二环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路边就停放着很多自行车。一位骑车人说,附近只有一个写字楼下有一个地下自行车停放点,里面太挤,存取麻烦,只好直接把车停在路边,办完事赶紧跑出来,就怕车丢了。 一些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也被挤压,有时道路两旁的非机动车道俨然成了机动车停车场,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几乎都被挤上了机动车道冒险骑行,而过往疾驰的汽车们在毫不减速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按喇叭来表达对自行车“入侵”影响他们行驶的不满。有的地段,甚至就没有非机动车道。有的十字路口,当绿灯亮起时,行人本应理直气壮的通行,而加速行驶的右拐机动车却把行人的路挡了个严严实实,等右拐弯车辆一辆一辆走完后,路口的红灯又“无情”地亮了起来,行人只能被夹在疾驶的车流中间提心吊胆的等待绿灯再次亮起,并默默祈祷接下来的右拐弯汽车能放自己先过去。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2.结合给定材料中反映的城市出行问题,请你就“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方面工作”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3.指出有关酒后驾车的材料中哪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10分) 要求:分析准确、合理,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4.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2009年下半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参考答案与范文
一、材料概括 1.介绍问题:交通事故多,尤其斑马线上事故频发,但有人认为可以缴纳罚款或赔偿了事。 2.酒后驾车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3.个案介绍兰州老人怒砸闯红灯违章车。 4.介绍社会上存在违章司机请人“代扣分”的现象。 5.《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全国整治行动;有专家认为集中整治难以杜绝酒后驾车。 6.个案介绍行人方面:济南行人穿越栏杆;海口女穿车道并骂交警。 7.北京提倡“每天少开一天车”活动,政府号召“绿色出行”,并做了广泛宣传。 8.发达国家对酒后驾车处罚严厉,我国处罚轻。 9.介绍我国的酒文化,并提出杜绝酒后驾车必须根治酒文化。 10.制定相关标准,制定针对行人的保护措施。 11.当前的交通信息化建设。 12.开发新能源绿色汽车。 13.介绍非机动车辆骨架网络、步行走廊规划。 14.北京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15.面临问题:自行车、步行难。
二、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合理,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答案要点: 文化和观念方面: ①公众规则意识不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淡薄; ②受我国酒文化的影响较深; ③社会至今仍未形成人人遵守交规的社会氛围; 制度和法律方面: ①立法不健全,没有相关罪名与之对应; ②现有法律法规处罚较轻,不足以起到威慑醉酒驾车的作用; ③违法成本太低,醉酒驾车屡禁不止; ④执法上依赖专项治理行动,未形成内在制度机制; 社会利益方面: 受现实利益驱使,一些人钻法律空子,存在代扣分现象。 2.结合给定材料中反映的城市出行问题,请你就“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方面工作”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答案要点: 第一,合理设计,建立专用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网络线路; 第二,提倡自行车出行,专门设置自行车停放地点,发展自行车租赁; 第三,开展交通整治工作,保证绿色出行方式的时间优先权; 第四,发展新能源汽车; 91eXaM.org 第五,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形成氛围。 3.指出有关酒后驾车的材料中哪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10分)不超过200字。 答案要点: 材料9中“要整治酒驾,需根治酒文化”是不对的。原因在于: 第一,酒驾针对的是饮酒后为什么还要驾车,而不是为什么饮酒,酒文化不是根本原因; 第二,法律制度不健全才是主要原因,应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解决酒驾问题; 第三,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酒文化的形成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4.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文字不少于800字。 解析: 今年的申论文章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具有开放性,难度不大。对于减少交通事故最重要的因素,见仁见智,如法律制度设置方面、文化素质方面、预防和杜绝酒后驾车方面,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担心跑题的问题。改卷时会依据观点是否鲜明,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完整,分析是否合理,论述是否深刻,语言是否流畅等方面分为五类卷,大多数考生只要写完并不跑题,就会在三类卷的及格分数上。要取得高分,必须注意在分析和对策部分的创新和细节安排。下面是从杜绝酒后驾车方面立意的一篇简单范文,供考生参考。 参考范文:
发挥国家管理职能 预防杜绝醉酒驾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每年因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多达数万起,成为引发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因素。对交通安全实施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和职责所在,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解决因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安全问题。 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尤其是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法律规定不健全,对交通肇事罪的处罚力度太低,对醉酒驾车违法者不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其次,相关部门执法不严,执法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受到人际关系、经济利益的干扰,使很多违法者有蒙混过关、破财免灾的想法;第三,我国国民的文化思想中历来缺乏规则意识,没有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规则观念,从而也没有形成遵守公共规则和交通规则的社会氛围。 针对以上不同原因,从交通安全管理的角度,国家应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国家职能部门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交通安全法》、《刑法》的相关规定,或增加新的具有可执行性的司法解释,规范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大对醉酒驾车肇事的处罚力度;或增加新的罪名专门对醉酒驾车肇事进行规范,以确保此类案件有法可依,并能有效遏制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令行禁止。我国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严格检查酒后驾驶,加强检查常态化;同时执法部门在处罚时要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法律危害交通安全,都要严加惩处,决不姑息。 第三,鼓励公众参与,形成社会氛围。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特别是酒后驾车、酒后伤人给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后果,使公民及广大司机深刻认识到酒后驾车、酒后伤人对生命健康的践踏。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民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与监督的权利,依靠群众的智慧,形成诚信驾驶的社会氛围,体现社会公平和对生命的无限尊重。 第四,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惩罚体系。有的国家对违法者施加多种惩罚措施,若发现酒后驾车,一律罚款500美元左右,并吊销驾照一年。若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还面临6个月至3年监禁。我国的相关法律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使得驾驶者在喝酒前一定要掂量后果;而对于公职人员酒后驾车的,则从重处罚,对其行为进行公示,甚至免职。 总之,国家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职能,确保公共安全,充分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益。(1006字)
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参考答案 1.华图答案
(1)我国现行法律对酒后驾车的量刑较轻,违法成本低,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2)不良劝酒拼酒风气根深蒂固,部分驾驶员对酒后驾车的危害认识不足。
(3)查处酒后驾车难度大,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4)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交管部门执法不严,代扣分、说情等现象常有发生。
2.华图答案
为了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营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政府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布局,严格界定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相对安全的空间。
第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科学安排公共交通线路,为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加大绿色出行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周”“无车日”等活动,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第四,加快道路信息化建设,合理调度,保证交通高效、安全、均衡地运转。 91eXaM.org
第五,以政府行为倡导使用绿色新型低污染汽车,规划自行车存放点,使广大市民绿色出行安全、顺利、便捷。
3.华图答案
材料9提出“要防止酒后驾车,必须根除酒文化”,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