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件”上榜。张悟本本为纺织厂下岗职工,由于有人“包装”、“炒作”,其出版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售火爆,而被称为“养生食疗专家”。2010年2月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为他做了专题节目后,其知名度更是迅速窜升。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其学历有造假嫌疑,他大讲特讲“绿豆煮水喝能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长条茄子可以吸油、降血脂,还能治肿瘤”,此种食疗理念也遭到质疑。5月26日,张悟本煞有介事地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媒体质疑。但不久,经媒体和相关单位调查证实,张悟本所称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张宝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他曾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并是卫生部首批营养专家,等等,均系子虚乌有。
就是这样一位伪专家,用他的伪科学,把“悟本堂”变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神仙台,找他看病的人趋之若鹜。据《成都商报》报道,有人因按张悟本的方子喝绿豆汤导致胃病、痛经。还有网友发帖称,他花2000元找张悟本看病,开的方子是绿豆汤和冬瓜汁,用了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倒添了不少毛病。
张悟本的神医骗局被拆穿,其“行医”场所悟本堂也很快被拆除,一个靠着绿豆汤、白萝卜、长茄子“理论”忽悠民众的假专家,终于无法再混迹江湖了。包括张悟本在内,一些所谓“神医”“养生明星”的发迹,固然与其本人骗术高超,媒体包装炒作推波助澜,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受到群众如此的追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群众对普及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关注。我们周围有许多货真价实的医学专家,他们在理论素养、临床经验方面都有上乘水准,也出了不少论著。但是,他们往往忙于教学、诊疗、写论文、做研究,活动范围仅限于学术圈,没有将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需要的、通俗易懂的养生常识,或者说这种转化的力度还不够。所以,假神医才占有了市场。
91EXAM.org
浙江的姚某曾经是张悟本的粉丝,作为一个平民,他曾被张悟本的理论深深吸引,他曾试着生吃冬瓜汁,晚上不吃荤,还动员别人也跟着做,“我现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感到惭愧”。不过,他又继续发问:“张悟本出事了,每个人都恨不得踏上一脚,但他走红时,那些高贵的脚在哪里呢?”如果专家和有关部门能更早更及时地戳穿张悟本“假神医真骗子”的嘴脸,那么受蒙骗的公众应该会少得多,中国科普研究所专家H表示:“科学界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理性引导公众,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谣言四布,恐慌蔓延的恶性后果,也会造成科学家公信力的丧失。”
材料9:
2010年11月25日,中国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进行公布。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一个被调查者只有同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测度,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在三个测量维度中,“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与国外的差距较大。以国际通用的科学知识测试题的平均正确率来看,2008年美国的水平为64%,2010年中国的水平仅为41%。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上,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升缓慢。而对于“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这个维度,国际上没有统一的题目和标准可供对比。
www.91eXam.org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渐关注,近年来“养生热”持续升温,已成为巨大产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704人参与),82.9%的人明确表示自己需要养生。调查中,40.8%的人表示自己的养生知识主要来源于“专家”,来源于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人更是超过半数。
一直以来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科学几乎成了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如果说某事科学,就意味着一路顺风,绝对正确而且靠谱,反之,就是垃圾,但奇怪的是,到今天,一些民众不仅没有具备起码的日常科学理性,连常识都没有。科学常识,早就被丢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不信科学,信邪说,越邪越信,一些缺乏科学修养和理性判断的媒体工作者热衷于用“神秘现象”、“一夜成名”等传奇性、娱乐性的“新闻”吸引公众眼球。从无中生有的“水变油”,到夸大其辞的“基因皇后”;从肆意炒作的“纳米”,到遍地开花的“国内首创”、“国际一流”,这类与科学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现象,都曾被新闻媒体,包括在全国具有相当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充分肯定”,大唱赞歌。正如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所指出:“落后的科学普及所放弃的发展空间,很快就会被伪科学所占领。”
三、作答要求
1. 假定给定资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0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400字。
2. 根据给定资料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不超过250字。
3. 给定资料中反映了“大学学术浮躁”问题。请你就如何治理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对策具体可行;不超过350字。
4. 结合给定资料,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2011年917联考《申论》真题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本参考答案作答要求以河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为例,由于其他省份材料内部顺序之间有所调整,考试吧教育请考生仔细查看解析。
1、假定给定材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0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350字左右。
【解题思路】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1~6进行概括归纳,这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材料1~6”,需要我们重点研读,从中提取要点。同时题目将材料限定为“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因此,我们应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归纳概括这些信息。从作答要求来看,“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这条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内容全面”,这预示着我们要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作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把握“给定材料1~6”中每一则材料的所反映的内容。
首先看“给定材料1”,这则材料包括五段,第一段主要说明了在科技项目研发中存在的抄袭造假现象;第二段反映了高校中的学术造假事件;第三段举了韩国的学术造假事例;第四段通过王某的事例说明由于体制的压力而影响了科研项目的理想验收;第五段通过数据表现了学术造假现象严重。
“给定材料2”中大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记者小S的采访结果,即当前我国学术浮躁严重,如大专院校的学术造假,出版机构的书籍造假等;二是说明了学术造假出现的一些原因,如高校学位论文抄袭是由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甚少、要求不严格,又如现在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并由此出现“造假产业”,再如法律上对学术造假界定不力等;三是指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果虽多,但开拓性和原创性的却颇少,科研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给定资料3”主要是通过浙江大学教授邹某涉案“瘦肉精”事件指出,由于利益诱惑以及缺少相应的规范之约,使得科研人员丢失了科研精神,忽视了社会责任。
“给定资料4”主要反映了大学教育急功近利的原因,这也是造成当前高等院校学术不端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高校扩招片面追求规模数量,而配套设施却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教授把赚钱当做正业,而把教学和科研当做副业;学校把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学生重就业而不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给定资料5”中由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出了制约中国发展的一大原因: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学术造假现象严重使得难以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在第四段教育家朱清时提出的措施也值得我们借鉴。
“给定资料6”表明,我国对学术不端现象越来越重视,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法规对学术科研进行规范。
三、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为了达到“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这一要求,我们需要将提炼出来的要点进行分类整理。
首先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中学术造假现象普遍,教师和学生学术造假时有发生;二是科研项目中也会出现抄袭造假现象,导致我国科技领域数量多却质量低;三是科研人员背弃科研精神,趋于利益。
其次,我们要根据给定材料归纳概括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一要点主要集中于给定材料2、4、5、6。具体包括: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盲目扩张导致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同时对学生在衡量专业与就业方面缺乏正确引导,此外仅将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职称评定体制失当,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或教授只重研究成果数量而不重质量,导致学术抄袭行为严重;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学术造假现象多发的主要原因。相关对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和原因提出。
【参考答案】
目前,我国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学术造假现象频发。教师和学生论文及研究成果抄袭造假时有发生。
第二,学风浮躁。科技领域数量虽多,质量却比较低下。
第三,一些科研人员趋于利益,背弃科研精神,忽视了道德伦理。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盲目扩招导致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同时对学生在衡量专业与就业方面缺乏正确引导,此外仅将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
二是职称评定体制失当,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或教授只重研究成果数量而不重质量,导致学术抄袭行为严重;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也是导致学术造假现象多发的主要原因。
规范学术风气,一要去除科研的行政化;二要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三要建立合理的规范细则。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根据给定材料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那些现实问题?(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200字左右。
【解题思路】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此题要求依据材料7~9的内容,分析“张悟本事件”所反应的现实问题。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材料7通过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点明整个材料的主题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过全民族科学素质”。
材料8叙述了“张悟本事件”,并分析了造成该事件产生的一些原因:媒体的炒作,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科研人员不热衷于将其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所需的、易懂的常识等。
91eXaM.org
材料9提到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不高、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三、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经过提炼,将各个要点进行分析加工,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严格按照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
91EXAM.org
一是公民对于科学知识掌握不足。对文凭的热衷使人们忽略了科学常识。二是民众对于“养生”的盲从。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注意力向健康转移,养生知识成为他们所渴望的。三是媒体不负责任的包装炒作。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媒体的宣传炒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