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6月25日黑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公检法)和参考答案 真题预览:2017年6月25日黑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公检法)和参考答案 1.现在我国正处于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当中。在建设法制化进程中发现有些基层司法和执法部门对群众的要求置之不理,但是一旦有上级领导和媒体采访时就会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无条件,无原则满足,选择息事宁人,对此你怎么看?一、表态题干中司法和执法工作人员对群众诉求的前后变化,是对法律工作的不负责任、原则意识的缺失,我感到非常的痛心.二、影响第一,群众,伤害群众诉求反馈的正当合法权益。第二,部门,造成案件不公正审判,损害法律部门的公信力。第三,社会,增加社会管理的成本,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构建。三、原因主观:第一,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淡薄。为民服务意识不足,推拉扯皮、敷衍了事:对上级部门和媒体缺乏原则意识。客观:第二,诉求保护法律机制不健全。群众诉求反馈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依据,欠缺权威性,容较为单一,缺少对于执法司法部门应对举措及原则的指导,影响落实力.第三,政府监督管理落实不力。内部监督较为滞后,缺乏事前预警机制:外部监督乏力,民众、媒体监督渠道狭窄。四、对策第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借助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的契机,利用岗前将训、岗位培训、晋升培训等,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第二,完善群众诉求保障院法律机制。从法律层面出台群众诉求反馈保障法律法规,立法主体要加强对群众诉求反馈存在的问题、特点的调查了解,明确群众诉求反馈的渠道、反馈的方式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进一步规定群众诉求的应对原则和处理方式,建立立法双向沟通机制,听取专家以及群众的意见建议,增强该项制度的科学性。第三,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反馈的多元立体化的内部监督机制:拓宽第三方监督举报渠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举报反馈APP、微信反馈公众号等,提高政府工作公信力。【解读】(1)本题是常规的社会现象类题目。社会现象类题目的两种方法:①抓关键词。看题目中有哪些关键词可以做为答题的引入与引导。②抓结构。对于社会现象类题目,先罗列好基本答题思路,再补充内容,这样思路会更消晰,内容会更全面。(2)关键词:①主体:有执法和司法工作人负,即法律工作人员。②对群众的诉求敷衍了事:群众向上级部门和媒体反映后,对群众的诉求又无原则,无底线答应。这两件事都是不好的事,从主流价值立场上持否定的态度,说明有很多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挖掘,因此答题过程中,除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2017年6月25日黑龙江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公检法)和参考答案》真题及1556套国考及省考公务员面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