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电子教程:第三章
2013-02-18 20:40: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点击进入:2012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第三章在线测试>>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节-第二节
    • 第2页:第三节-第四节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试内容: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国家不干预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

        二、垄断资本主义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在于国家是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产生了垄断组织;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例题·多选题】(2008年)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垄断组织产生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形成了金融寡头

        C.资本输出呈萎缩趋势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不断瓦解

        E.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答案】ABE

        【解析】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选项C说法有误。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选项D说法有误。

        (二)垄断资本(工业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例题1·单选题】(2009年)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实现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

        A.制定垄断价格

        B.垄断产品经销商

        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答案】A

        【解析】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垄断利润。

        【例题2·单选题】垄断组织的建立是为了( )。

        A.发展生产力

        B.获取利润

        C.获取垄断利润

        D.搞好管理

        【答案】C

        【解析】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例题3·多选题】垄断利润是( )。

        A.资本家采用新技术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资本家改善劳动组织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C.资本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D.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E.靠垄断地位获得的巨额利润

        【答案】DE

        【解析】垄断利润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所以选项DE正确。

        (三)金融寡头(银行业)

        银行业的集中是以工业生产集中为基础的。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例题·单选题】(2007年、2009年、2011年)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

        A.参与制

        B.代理制

        C.委托制

        D.国有化

        【答案】A

        【解析】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通过国家直接掌握的国有垄断资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第二,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形成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第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国家采取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各种干预和调节措施,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干预和调节经济,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利润。

        【例题1·单选题】(2008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

        A.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C.社会政治变革的必然结果

        D.社会基本矛盾尖锐的必然结果

        【答案】D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例题2·单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 )。

        A.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

        B.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

        C.金融资本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资本

        D.金融寡头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答案】B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做的局部调整来源:91exam.org

        

      点击进入:2012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第三章在线测试>>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节-第二节
      • 第2页:第三节-第四节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质,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1.首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来源:91 考试网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因为: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还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再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尽管目前资本主义还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就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而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只有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才能最终解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必须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产生。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是(多选题):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

          第二,改造民族资本;

          第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例题1·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完成了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A.生产力

          B.生产工人

          C.生活资料

          D.生产资料

          【答案】D

          【解析】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例题2·单选题】(2011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政策。

          A.和平赎买

          B.强制收购

          C.自由选择

          D.分化瓦解

          【答案】A

          【解析】我国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买政策。

          

  • Tags:初级经济师 辅导 经济基础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电.. 下一篇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电..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