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组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学校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西与沈阳城区相连,学校占地2万2千亩,校园有山有水、有旱田水田、坡地和林园,环境幽美,景色宜人。沈阳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4月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辽宁省与中央共建。
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10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4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4个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9个辽宁省重点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于1994年9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前身为建校时成立的农业经济系。原农业经济系是国内最早招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单位之一,1981、1984年相继在全国高校中首批获得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3家能够培养博士层次高级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单位之一。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是学校唯一的文科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包括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财政金融、食物经济与管理四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包括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四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辽宁省级重点学科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和旅游管理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450人,硕士研究生109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56人,博士研究生71人,博士后16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业教师66人,管理和教辅人员12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6人,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4人。教师中有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被评为辽宁省特聘教授、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4人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1人入选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获辽宁省优秀教师,5人次获省市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10余人次担任教育 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专家或委员,10余人次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兼职。拥有学校教学名师3名。
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国家与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问题,学院教职工主持课题190余项,其中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及编写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30余部;在国际刊物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600余篇,被SSCI、EI、CSSCI、CSCD收录论文180余篇;获得辽宁省政府奖等各级奖励百余项,其中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辽宁省政府奖)4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项、沈阳市政府农村科技推广奖1项。
为了适应建设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现面向国内外诚招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有识之士加盟经济管理学院。
二、招聘岗位及条件
专业要求 |
岗位
性质 |
学历
层次 |
招聘
人数 |
应聘条件 |
招聘
方式 |
农林经济管理(计量经济、林业经济、生态经济学及环境资源管理方向) |
专业技术 |
博士 |
1 |
|
考核 |
农林经济管理(计量经济、林业经济、生态经济学及环境资源管理方向) |
专业技术 |
博士 |
1 |
|
引进
人才 |
工商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旅游管理) |
专业技术 |
博士 |
1 |
本硕博均为工商管理专业 |
考核 |
工商管理 |
专业技术 |
博士 |
1 |
本硕为会计学、投资学、审计学或相关专业 |
考核 |
金融学(农村金融) |
专业技术 |
博士 |
1 |
1978年1月1日后
出生 |
考核 |
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 |
专业技术 |
博士 |
1 |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考核 |
说明:
(一)招聘方式为考核的,原则上要求博士毕业35周岁以下,且为2012年、2013年毕业,应具有英语六级合格证书,其他语种具有相应等级证书。
(二)招聘方式为引进人才的,须符合沈阳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