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7年11月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2018年招聘高层次人才(教师)公告
2017-11-12 15:08: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2017年最新考试资讯:

为适应新时期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求,经学校批准,法学院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优秀博士(教师)和副教授。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人才需求计划

所需学科(专业方向)

招聘岗位

人数

学历、学位及其他资格条件

法学

www.91eXam.org

教学科研

3

博士或副教授

管理学(含公共管理类)

教学科研

3

博士或副教授

经济学、社会学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电子商务

教学科研

2

博士或副教授

注:人才引进年龄一般要求40周岁以下;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

二、招聘程序

(一)应聘人员填写“附件2浙江万里学院应聘者个人信息登记表”(WORD格式,文件名以“姓名-xx学校-xx专业”命名,附件形式)发送至42315211@qq.com或,邮件主题写明:应聘xx(注明应聘岗位)+91考试网。

(二)根据应聘者的求职意向及部门的岗位需求,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后确定面试、试讲人员名单。

(三)由学院组织面试、试讲考核小组进行考察,确定拟聘人选。参加面试、试讲的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到学院进行面试、试讲,并携带以下材料:报名表、本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近期免冠1寸照片1张及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资格复审。

(四)面试通过,学校人事部组织拟招聘人员参加体检。

(五)拟聘用人员名单由学校报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同时在宁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及浙江万里学院网站上公示七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无异议,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并签订聘用合同。

三、招聘待遇

(一)免费享用100平米的住房一套;

(二)可以使用6-8万元左右的科研启动费;

(三)博士可以享受副教授薪资待遇三年,教授待遇面议;

(四)提供5万元左右的安家费。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琳琳(座机:0574-88222036,Email:42315211@qq.com

学校网址:http://www.zwu.edu.cn;法学院网址:http://fxy.zwu.edu.cn

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教园区钱湖南路8号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

附件1、浙江万里学院简介、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简介(附后)

附件2、浙江万里学院应聘者个人信息登记表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

2017年10月25日

浙江万里学院简介

浙江万里学院是在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高校基础上进行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新型高校,创新办学十年,被教育专家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

学校地处宁波,占地14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分设钱湖、回龙等校区。校园风景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获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服务型的办学追求、创业型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征,恪守“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弘扬“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大学精神和“自强不息、恒志笃行”的校训传统。

学校为“国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全国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和“浙江省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建有“新媒体协同创新基地”,与宁波市委宣传部共建有“新闻学院”。现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创业教育实验区、2门国家精品课程、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教育实验区。9个省级重点专业、18门省级精品课程。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学校现有商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基础学院、创新学院等,设有信息经济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宁波青年创业学院。开设43个本科专业、有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2万余名。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2012年顺利招收生物工程、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别以港口物流和海洋生物为研究特色。

优越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的成才成人:学校专任教师千余名,高级职称教师400余名,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151”人才、高校教学名师、甬江学者及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校实验设备总值2亿余元,建有12个中央财政资助实验室、2个省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及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20余家科研机构。实行人、机、书一体化管理的图书馆,藏书量190余万册,收藏近3千种中外文现刊。

教育改革创新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以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贴近社会需求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探索实施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以质疑性与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唤醒创造性思维,在问题研究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增长,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浙江省教育厅分别于2008年、2011年组织全省本科院校教学校长、教务处处长来校召开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各校专家们对研究性教学给予了高度赞誉,“学生发言踊跃,表达清晰,这在大学课堂中很难看到。”学校已经承担了教育部主办的“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合作研究性教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师资培训班,全国已有50余所高校400余名教师、领导参加培训。为高等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作出努力。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重视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中心、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学院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把学生的课外活动、学科竞赛、科研活动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逐步形成了职业经理人的培养机制与方法。培养了“到联合国实习”的毕业生沈翠萍,中国首名“赴南极科考”的在校本科生戴芳芳,以总分第一名被财政部录用为公务员的詹树,毕业四年创办5家公司年销售超亿元的创业型学子王建……。2012年10月全国首家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落户我校。设有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园,截止到2015年6月,应届毕业生自主创办的企业累计突破1500家。

国际化办学氛围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与世界百强高校之一的著名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建宁波诺丁汉大学,与世界名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合办物流管理专业。与世界一流学校合作办学,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快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学校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波兰、日本、韩国等20余个国家的3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校学生可赴各合作院校交流学习,拓展国际视野,学习先进文化;毕业生可申请到对方院校就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均有百余名学生到合作院校学习。学校还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每年有20多个国家二百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国际化氛围。学校还开展了留学生学位教育,目前,已有留学生获我校本科学士与研究生硕士学位。

 


法学院简介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创建于1999年。学院设有法律系和公共事业管理系,现有法学专业、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三个专业。现有教职员工49人,专任教师45人(教授4名,副教授20名,讲师18名),其中博士13人,在读博士2人,拥有教师、律师资格等“双师型”教师34人;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专家2名;省之江学者1名;省“151”人才工程1名;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对象3名;宁波市“五个一批”社科学术带头人3名;市名师培养对象2名;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名;市政法委执法监督人才(专家)库成员6名;市政府立法志愿者12名;市区政协委员2名;市政府法律顾问4名;市仲裁员6名;中国海事仲裁员1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学生1200余人。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资源,建有专业图书室,拥有丰富的国内外法学图书资料。学院内设有法经济学研究中心、比较法研究所、地方法治研究所、企业法务研究所、司法研究所、社会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省、部、厅等各级项目240余项,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出版)学术论文(著作)300余篇(部),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积极参与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学院教师还积极参加地方法制建设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对50多部省市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修改意见,许多修改建议被采纳。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学理与实务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及能力培养,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搭建诊所训练平台,先后与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宁波市司法局、宁波中小企业法律在线、鄞州区司法局、鄞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在学院设立了“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工作联络点”、“宁波市律师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市法律援助中心浙江万里学院工作站”、“鄞州区司法局浙江万里学院人民调解委员会”、“鄞州区消费者协会浙江万里学院联络站”、“中小企业法律服务站”;2017年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学研究会落户在法学院。学院同时建有模拟法庭和法学训练中心(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法学训练中心下设法学模拟训练室(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学数字模拟训练室、案例放映室、多媒体训练室)、刑侦实验室、法律诊所及公共事业管理技能训练室。

多年以来,法学院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厚德崇法、明理思辨、务实善用”的院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着力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软实力。迄今学院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多名。毕业生除部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留学外,主要在政府、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工作。

 

 

 

91考试网发布


Knowledge makes humble,ignorance makes proud. 知识使人谦虚,无知使人骄傲.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 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7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2018年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