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学校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是国家知名的生态文明城市和生态宜居的创新型城市,地处中国第一大经济圈——长三角都市圈,是宁镇扬一体化核心城市,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是沿江南北联动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
学校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350亩的现代化、数字化、园林式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在校普通本科生23100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学校下设15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1个国家级、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二、招聘对象
(一)杰出人才
1.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国家高级人才计划”人选,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国家高级人才计划”人选、省“双创计划”人才、省特聘教授(全职),以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3.具备符合以上人才类申报条件的人员。
(二)学科(学术)带头人
(三)学术创新团队
(四)优秀海归博士(后)
(五)优秀国内博士(后)
三、应聘条件
(一)杰出人才
具有“杰出人才”头衔和具备申报“杰出人才”条件的人员,均可应聘,待遇面谈。
(二)学科(学术)带头人
1.国内应聘人员条件
(1)国内引进人员原工作单位一般应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的教授博导或相当层次人员;
(2)符合我校三级教授及以上岗位聘任条件;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2.海外应聘人员条件
(1)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或国内博士毕业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海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并在海外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层次职位2年及以上;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在本学科SCI一区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本学科SCI二区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或在影响因子排名本学科前5%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学术创新团队条件
学术创新团队是指在某一学术领域、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紧密型创新团队。对于学术创新团队的引进,可采取全职或部分兼职的方式灵活引进。应聘条件包括:
(1)团队必须拥有一名海内外有学术影响的杰出人才作为首席专家,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2)拥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其中,至少有2-3名中青年学术骨干,骨干成员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3)团队有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带头人承担过或正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
(4)带头人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成果,团队近五年在SCI/EI收录论文和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0篇(件)。
(四)优秀海归博士(后)
(1)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博士毕业或在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博士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专业相近;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攻读博士(后)期间在本学科领域发表权威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
(3)能够运用外语讲授专业课程;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五)优秀国内博士(后)
(1)博士一般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
(2)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权威期刊论文2篇及以上;
(3)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可适当放宽。
四、招聘学科(方向)/专业及联系人
部门
|
学科(方向)/专业
|
联系人
|
部门
|
学科(方向)/专业
|
联系人
|
船海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类
|
叶老师
051184401133
chxy@just.
edu.cn
|
蚕研所
生技院
|
植物学
|
刘老师
051185616595
liuting@just.
edu.cn
|
力学(结构、流体、材料)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结构动力学与控制
|
畜牧生物工程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动物营养与饲料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环化
学院
|
工业催化/化学工程
|
赵老师
051185635850
jkdzgy@just.
edu.cn
|
机械学院
|
数字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薛老师
051184493568
xueyu1027@just.
edu.cn
|
化学生物学
|
先进制造技术及系统集成
|
环境工程(市政/材料)
|
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
粮食
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植物蛋白、营养与安全、加工储藏)
|
顾老师
13914569200
sdxyugu@126.com
|
工业设计
|
能动学院
|
轮机工程
|
袁老师
051184411906
yuan_zhifei@just.
edu.cn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食品微生物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
电信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杨老师
051184427900
dxxy@just.edu.cn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农业经济管理(粮食经贸、产业政策等)
|
电气工程
|
水声工程
|
理学院
|
数学类
|
陈老师
051184401171
chenlili@just.
edu.cn
|
材料学院
|
焊接技术与装备
|
尹老师
051184401184
just6@just.
edu.cn
|
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
|
外国语学院
|
语言学(英语、俄语)
|
王老师051184492680
justwyyb@163.com
|
高性能金属材料
|
翻译学与比较文学
|
经管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朱老师
051184401166
jkd84401166@just.
edu.cn
|
外语教学研究/英美文学
|
工商管理
|
马克思、公管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沈老师
051185602052
jkdrwskxy@163.com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经济学
|
海洋装备研究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张老师
051184401505
jskd0608@163.com
|
工程管理
|
机械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吴老师
051184404905
jsjxy@just.
edu.cn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软件工程
|
信息及电气工程类
|
信息安全
|
张家港校区
|
冶金工程
|
姚老师
051256731010
dzb_rs@163.com
|
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土建学院
|
土木工程
|
姜老师
051184432200
tjxy@just.
edu.cn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程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建筑学
|
物流管理/财务管理
|
五、引进待遇
学校为加盟我校的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引进待遇,具体如下:
岗位类别
|
购房补贴(万元)
|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
备注
|
自科
|
经管
|
社科
|
杰出人才
(含杰出青年人才)
|
面议
|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海外
|
60-70
|
30-200
|
享受人才津贴
|
1、首聘期科研业绩考核“优秀”的,可另追加购房补贴3万元;
2、特别优秀的人才可采用协议年薪制;
3、学术创新团队引进待遇面议。
|
国内
|
40-60
|
10-40
|
海归博士(后)
|
紧缺专业
|
35
|
35
|
30
|
25
|
特别优秀的海内外博士可另增加购房补贴4-5万
|
一般专业
|
30
|
25
|
20
|
15
|
国内博士副高、博士后
|
紧缺专业
|
26
|
10
|
8
|
6
|
一般专业
|
22
|
8
|
6
|
5
|
国内博士
|
紧缺专业
|
24
|
8
|
6
|
5
|
一般专业
|
20
|
5
|
4
|
3
|
优惠待遇补充说明:
1.津贴福利:人才津贴:海外学科(学术)带头人提供人才津贴10万元/年,国内学科(学术)带头人提供人才津贴3万元/年,均保留三年;业绩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按正高四档发放业绩津贴,海归博士(后)按副高一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后、博士副高按副高二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按副高三档发放业绩津贴,均保留三年。
2.购房优惠:各类人才均可享受我校新校区购房优惠政策(2019年9月前入职,最低可优惠至每平米3500元)。
3.过渡房福利:各类优秀人才均可享受过渡房一年,免房租;若无过渡房,可享受租房补贴1年,租房补贴标准为:学科(学术)带头人1500元/月,海内外博士1000元/月;杰出人才过渡房政策面议。
六、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获奖证书等材料同时发送至各学院邮箱和rsc@just.edu.cn。发送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应聘部门+应聘专业+毕业院校+91考试网。若所学专业适合多个岗位,则应分别发送简历至相关学院招聘邮箱。
联系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梦溪路2号江苏科技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杨老师、严老师
联系电话:0511-84401019(26)
邮编:212003
网址:http://rsc.just.edu.cn
E-mail:rsc@just.edu.cn
Fear has many eyes and can see things underground. 恐惧有许多眼睛,能看见地下的事物。
A handful of good life is better than a bushel of learning. 为善一时,赛过满腹经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