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9年04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博士后人才招聘公告
2019-04-24 23:06:05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中心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支持建设的首批高精尖中心之一,服务于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是以教育科技创新为核心方向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平台,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桥头堡。

中心的核心使命是推进互联网时代教育公共服务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基于大数据,用互联网+的思路助力教育深化综合改革,构建智能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实现。

中心汇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教育、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名教授和一流智力资源,并与全球范围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专家通力合作,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从班级授课的标准化教育向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精准化、多样化教育体系转型,从实现配置公平、机会公平向实现获得公平转型,从政府单一教育供给向开放办学、多渠道多元教育供给转型,全面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教育业务形态和治理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

中心网址:http://aic-fe.bnu.edu.cn

二、研究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数名,具体招聘情况如下: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后人才。

主要职责:

1.参与设计和实现各类分析模型的建模与实现,搭建智能教育平台。

2.对接国内外一流研究团队与专家(例如CMU、UIUC等大学),共同完成相关研究。

3.进行相关研究领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等。

三、人才引进方式

1.“博新计划”人才引进

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社部发[2016]33号)(以下简称“博新计划”)。

2.“博国交流计划”人才引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函[2012]310号)。

3.高精尖中心人才引进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引进。

四、申请条件

1.“博新计划”人才引进

(1)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2019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来源:91 考试网2)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18年1月1日以后且于2018年12月1日以后进站;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3)至本批次申请截止日期年龄不超过31周岁(1987年1月1日后出生)。

(4)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

2.“博国交流计划”人才引进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近三年在国外(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获得博士学位。

(3)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4)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5)此前未获得过此项资助。

3.高精尖中心人才引进

在境内外高水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满足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进站的其他规定。

4.三种人才引进方式通用要求

(1)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具有与上述方向相关的学科背景、科研经验,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学术与研究功底,并撰写过多篇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分析或咨询报告;具有比较丰富的相关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经验,或具有行政管理经验。

(3)近五年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出。

(4)具有比较丰富的相关政策研究经验,学术视野宽;思维清晰,概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文字表达能力较强。

五、入选者待遇

1.“博新计划”人才引进

(1)享受国家资助的日常经费20万元/年,资助2年。

(2)享受学校对国家“博新计划”入选者提供的奖励薪酬10万元/年,资助2年。

(3)高精尖中心另给予20万元项目启动经费。

2.“博国交流计划”人才引进

(1)引进人员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万元人民币。其中,国家资助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引进单位资助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包括在华的生活开支、医疗保险及一次来华往返国际旅费等。引进单位应按月拨付引进人员资助经费,提供住宿公寓。

(2)高精尖中心另外给予20万元项目启动经费。

3.高精尖中心人才引进

若已达到上述两项人才引进申请标准,但在申请过程中,由于年龄等其它原因,未入选“博新”、“博国”计划、但通过中心评审的,中心视具体情况给予相等待遇标准。

4.博士后科学基金

10万/年,国家资助博士后科学基金10万/年,共资助2年。

5.其他待遇

(1)符合“博新计划”、“博国交流计划”人才引进标准的,在站期间可以申请职称评审。

(2)在站期间可享受学校工会会员福利。

(3)在站期间享受学校成果奖励政策。

(4)成果达到学校人才引进标准的,出站后可优先应聘至学校教师岗位。

六、其他事项

1.所有申请材料均须不得含有涉密内容。

2.联系人:邢娜

电话:58806750

邮件地址:gjjzhaopin@bnu.edu.cn

附件一:《博新计划人才引进通知》

附件二:《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通知》

 

 


Time flies. 光阴似箭.
Time works great changes. 时间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9年04月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博..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