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招聘公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方向)
2020-12-09 00:57:24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浙江大学因工作发展需要,公开招聘教师(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及博士后若干名,新录用人员的人事管理方式根据学校有关教师/博士后事业性质岗位人员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执行。招聘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按照第四部分"应聘方式"的相关规定,将个人简历、生活近照、发表论文、相关专利、相关证书、相关文档、相关程序、演示系统以及其他能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资料统一规范命名文件格式,投递到以下电子邮箱。

请将全套应聘材料发至:robot@zju.edu.cn(标题中注明"姓名+学校+专业+学位+应聘岗位+91考试网",回执中注明获知的招聘信息渠道或网站)。

应聘时间截至2021年6月31日。

一、团队简介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隶属于浙江大学高可靠高安全软件工程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四个一级学科,中心以"紧跟国家战略目标,瞄准工程应用;引领关键技术发展,追求原始创新;探索独立自主道路,寻求弯道超车"为核心理念,重点开展机器人及其相关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

中心现有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后1人、科研工程技术人员20多人和行政辅助人员6人,在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余人。中心以机器人及其相关人工智能技术为研究主线,近20年以来,不忘初心,重点研究各类地面微小型机器人、机器人操作系统及软件、地面多机器人协同、空地机器人协同、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以及机器人其它相关智能技术。中心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长期技术积累,先后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研、教育部联合基金、装备预研基金、创新特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础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以及各类横向课题10余项,目前,在研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近10项,累计科研经费超亿元,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

本中心一直秉承追求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紧跟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求是创新研究和国产自主可控进程。为使中心稳步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中心迈进,特邀海内外学者加入!

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招聘需求

表一"国家高级人才计划"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1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国家高级人才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控制科学、电子工程、模型识别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岗位职责

引领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促进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步伐。

任职要求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位;

2)从事机器人智能技术或机器人基础软件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或掌握重要科学工程关键技术;

3)自被批准入选“国家高级人才计划”的半年内全职到岗工作。在学校连续工作不少于3年,每年在校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4)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岗位待遇

1)学校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一人一议;

2)如符合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预留专用房的申购条件,可申购学校高层次人才预留专用房一套,或享受一定的住房补贴;

3)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200万元,可根据需要配备工作助手,费用在科研启动经费中支付;

4)国家提供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免税),浙江省提供一次性科学技术奖励100万元(免税)。

表二"百人计划(A类)"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2A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A类)”项目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控制科学、电子工程、模型识别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岗位职责

1)负责承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从事尖端技术研究;

2)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开展原创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或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自身国际学术影响力,成为国际上本领域活跃的学术成员。

任职要求

1)年龄38周岁以下,一般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在知名企业、试验基地或国内外知名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等从事机器人尖端技术研究;

2)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突出成就,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主持型号任务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若干重要型号任务;

②单位研究所及以上所在单位总师;

③院所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教授级高工;

④重点院校青年拔尖人才(含教授,及35岁以下主持军口重要基础研究任务的副教授)。

3)全职在校工作。

岗位待遇

1)学校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薪酬不低于30万元/年(含工资、住房补贴、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及其他相关福利待遇);

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200万元;

3)聘任为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

4)如符合浙江大学人才房的申购条件,可申购学校人才房一套。

表三"百人计划(B类)"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2B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项目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控制科学、电子工程、模型识别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岗位职责

1)从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努力开创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原创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或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自身国际学术影响力,成为国际上本领域活跃的学术成员。

任职要求

1)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具有国际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相当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学风、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和合作精神,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

3)全职在校工作,年龄一般在35周岁左右。

岗位待遇

1)学校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

2)聘任为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

3)如符合浙江大学人才房的申购条件,可申购学校人才房一套;

4)提供相应的科研启动经费:人民币200万元。

表四"教授"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3

机器人方向教授/研究员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控制科学、电子工程、模型识别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岗位职责

1)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根据所在学科的学术发展趋势,提出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2)筹划并组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推动学科朝着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方向发展;

3)负责本学科某一方向的学术梯队建设,培养和指导研究生,对学科建设提出改革意见和计划;

4)取得重要的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

任职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海外应聘者应在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助理教授及以上或相当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当职位,或在相关学术领域已具有与我校教授相当的研究能力与业绩水平;

2)全职在校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岗位待遇

1)学校按规定提供工资、津贴、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2)如符合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预留专用房的申购条件,可以申购学校高层次人才预留专用房一套,或享受一定的住房补贴。

表五"副教授"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4

机器人方向副教授/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模型识别与人工智能、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岗位职责

1)申请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课题,在本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2)参与制定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协助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任职要求

1)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具有博士后或其他研究工作经历,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且有很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

2)全职在校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岗位待遇

1)学校按规定提供工资、津贴、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2)为引进的副教授提供一定的住房补贴;

3)学院(系)提供研究经费和岗位津贴。

表六教师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5

机器人方向事业编制教师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计算机相关专业,控制科学、电子工程、模型识别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年龄要求

1)博士年龄不大于32周岁;

2)出站博后/有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博士年龄不大于35周岁;

3)其他高级职称者一事一议。

毕业院校

1)国际知名高校;

2)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清华、北大、上交大、西交大、华中科大、华南理工、电子科大、东南大学等优先)、中科大、国防科大、工信部直属7所高校;

3)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计算所、软件所、自动化所、沈阳自动化所等机器人研究优势单位优先);

4)从事机器人研究的科研院所(兵器工业201、三院三部、电科院、兵器装备58/59/208所等科研院所优先)。

岗位职责

1)协助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2)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科研项目;

3)协助培养和指导研究生。

任职要求

1)博士研究生毕业;

2)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具有丰富的科研项目经历、或较强的科技管理能力、或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3)在机器人领域至少具备以下一项科研经历:机器人操作系统/软件、机器人视觉/人工智能、多机器人协同与组网等技术,或者地面移动机器人、网络化机器人、云机器人、泛在机器人等研究方向;

4)具有标志性成果可适当放宽要求。

岗位待遇

学校按规定提供工资、津贴、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

表七博士后1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6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后1

需求人数

2名

研究方向

1)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2)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3)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4)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5)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6)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专业要求

控制、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相关专业

年龄要求

1)博士年龄不大于32周岁;

2)有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博士年龄不大于35周岁。

毕业院校

1)国际知名高校;

2)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清华、北大、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华南理工、电子科大、东南大学等优先)、国防科大、中科院大学、工信部直属7所高校;

3)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计算所、软件所、自动化所、沈阳自动化所等机器人研究优势单位优先);

4)各集团从事机器人研究的科研院所(兵器工业201、三院三部、电科院、兵器装备58/59/208所等科研院所优先)。

岗位职责

1)协助导师在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2)作为科研技术骨干,负责相对独立的课题研究项目;

3)参与课题组科研项目,并独立承担某一技术方向的关键技术攻关;

4)独立或协助课题申报;

5)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发明专利。

任职要求

1)博士研究生毕业;

2)身体健康,入站年龄不超过35岁,博后全职脱产在站时间不少于2年;

3)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具有较丰富科研项目经历、或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在机器人领域至少具备以下一项科研经历:机器人操作系统/软件、机器人视觉/人工智能、多机器人协同感知、协同任务决策、多机器人编队等;

5)具有标志性成果可适当放宽要求。

岗位待遇

30万-50万

表八博士后2招聘需求及岗位要求

岗位名称T7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后2

需求人数

3名

研究方向

1)多机器人组网、多机器人协同感知、多机器人协同任务决策、多机器人编队等多机器人协同方面;

2)康复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

3)机器人系统级技术:软件定义机器人,软件定义机器人计算环境,机器人数字物理平行系统及其相关孪生技术;

4)机器人共性软件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操作环境、机器人通用软件体系架构、机器人共性功能中间件及其支撑技术;机器人软件集成开发仿真验证环境;

5)机器人新型硬件技术:深度嵌入一体化轻小型化计算平台技术;高度综合化计算平台技术;通专结合自演化智能计算平台技术;机器人智能芯片设计技术;

6)机器人核心基础技术:机器人视觉及其人工智能技术、空地跨域异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机器人集群互连互通互操作技术;

7)机器人集群指控技术:机器人集群任务规划与自主决策技术,机器人集群网络信息体系;

8)机器人试验鉴定技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效能试验测试评估技术,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估技术,机器人能力试验鉴定技术。

年龄要求

1)博士年龄不大于32周岁;

2)有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博士年龄不大于35周岁;

专业要求

控制、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相关专业

毕业院校

不限

岗位职责

1)协助导师在本学科某一研究方向上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2)作为科研技术骨干,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承担某一方向的关键技术攻关;

3)独立或协助课题申报;

4)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国家发明专利。

任职要求

1)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科背景或从业经验;

2)身体健康,入站年龄不超过35岁,博后全职脱产在站时间不少于2年;

3)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具有较丰富的科研项目经历、或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者优先;

4)海外知名院校及国内双一流高校或双一流学科院校毕业者优先。

岗位待遇

30万-50万

备注:

1、教师/博后岗位编号命名如下:

(1)国家高级人才计划:T1

(2)百人计划:T2A,T2B

(3)教授:T3

(4)副教授:T4

(5)事业编制教师:T5

(6)博士后1(博后出站之后经考核合格可留校转聘为教师):T6

(7)博士后2(优秀博士后出站后经竞聘有机会转聘为教师):T7

三、工作条件及待遇

1、每位教师/博后提供基本的工作办公用房和科研启动费,具备开展国家级科项目的各类保障条件和基础设施;

2、每位教师/博后可申请学校提供的公寓套房,相比市场价房租优惠近3/4。其中具备国家高级人才计划、(青年)国家高级人才计划、百人计划等浙江大学高水平引进人才条件可直接申购浙江大学高水平人才专用房(类比经济适用房);

3、在学校提供的相关薪酬待遇之外,中心提供每位教师/博后提供不少于10万的绩效津贴以及基本的误餐补贴、交通补贴、带薪年假、带薪疗养假期;

4、每位教师/博后根据贡献提供不同额度的年度绩效津贴;

5、每位教师/博后提供不同额度的安家费补贴;

6、每位教师/博后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户口随迁;

7、博士后1、博士后2在站3年以上(含)具备晋升高级职称机会。

四、应聘方式

1、投简时间:截止2021年6月31日

2、应聘材料主要含以下内容:

1)个人简历:

投简及初试需带附件应聘登记表,含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学习简历、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特长爱好、学习成绩单等相关内容。

2)生活近照(不限张数):

投简及初试需带至少以下各1张照片,共计4张照片。其中1张近期免冠证件照、1张近期生活照、1张近期家庭生活照、1张近期同学/朋友聚会生活照。

3)发表论文(不限篇数):

投简及初试需带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经发表(含录用)的论文全文(刊发版),只录用未发表的则带录用通知;带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EI(不含EI Page One)检索证明、SCI影响因子、SCI他引总次数、Google School他引总次数、CNKI他引总次数;带编著书籍出版的书本。以上需提供检索机构出具的正式文件。附带1份发表的相应论文/书籍目录。

4)相关专利(不限篇数):

投简及初试需带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的相应专利证书、专利说明书、专利权利要求书。

5)相关证书(不限数量):

投简及初试带相关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书复印件(原件在面试时备查);PET4/PET6/GRE...等外语水平证书(原件在面试时备查)、各类获奖证书(原件在面试时备查)、各类培训证书(原件在面试时备查)、各类荣誉证书等(原件在面试时备查);

6)相关程序(不限数量):

投简及初试时需带个人独立完成或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完成的相关程序源代码、可执行代码、相应的配置文件,相应程序执行片断截屏或 91ExaM.org拍录的照片,相应程序的可直接播放的视频文件;以及程序/系统相应的文档。

7)相关文档(不限数量):

投简及初试时需带个人独立完成或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完成的各类技术文档,包括但不限于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调研文档、各类申请书、各类结题报告。

8)演示系统(不限数量):

投简及初试时需带个人独立完成或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完成的代表性演示系统的视频、图片等相关材料。

9)其它资料(不限数量):

投简及初试时可其带其他能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资料。

3、投简方式

请应聘者将上述应聘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周时发送至:robot@zju.edu.cn(邮件标题:姓名+学校+专业+学位+应聘岗位+91考试网),应聘材料经初选后通知面试。我们将根据收到的简历,对其进行资格审核后,确定参加初试的人选,择优录取,具体薪资及待遇可进一步面谈。

 


Time cures all things.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 /时间能医愈一切创痛.
He that returns good for evil obtains the victory. 胜利属于以善报恶的人.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0年12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诚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