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1年0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147名博士公告
2021-04-25 19:45:21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简事业单位增人手续的通知》(桂人社规[2018]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工作需要,2021年我校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领军人才若干名,公开招聘博士147名。现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广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4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4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地方附属医院11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校办制药厂,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69人,其中446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 68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有本科专业27个,其中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省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已连续13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专科4个;有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1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以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是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最大的创新共享平台之一。有1个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1个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含培育),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个(含培育)。拥有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2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1970年开始,赵一教授参与屠呦呦“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工作,在青蒿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韦贵康教授提出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及颈性高血压学说”,邓家刚教授的“化学中药学说”,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均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中医“扶阳学派”“八桂学派”“黄氏壮医针灸”“本土学派”等多个学术流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2项,省部级项目286项,厅局级项目173项,校级项目936项,资助经费1.715亿元。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3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0项。出版科技专著96部,发表科技论文630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36篇;获国家专利授权共4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5项,实用新型专利260项,外观专利15项;仅大学获国家专利授权241项,其中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121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0项。

社会服务优势明显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主战场。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以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制药厂为依托,学校有36个国药准字号药品、200多种院内制剂、10多种成果转化产品,复方扶芳藤合剂、龙血竭、芒果止咳片已成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的拳头产品,青蒿素、绞股蓝等系列产品也为广西多个制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宗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筛选及产品开发研究”及“海水无核珍珠产业化养殖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研究成果转化投入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医疗卫生技术协作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难题。近年来,学校利用中药药效筛选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等系列技术平台,学校先后为区内外25个省区的100多家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或个人提供技术服务,完成了上百个中医药品种的处方论证、毒理试验、药效筛选与评价等研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学校还提供原料检测、中药质量真伪优劣评价,中药农药残留等技术服务,长期与广西各医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进行质量标准、成分提取、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从而建立起中医药科技服务平台。

仁心智力服务广西新发展。学校积极参与政府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系列文件,帮助玉林市编制《中国南方药都(玉林)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积极开展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和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普查,助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为实现广西医药千亿元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近5年来,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与200多家基层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在广西基层医院推广适宜新技术,指导、培训基层人员近4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医疗单位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学校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专家博士大型义诊及学术交流服务团”,深入全区50多个县市的社区、农村开展中医药文化、技术、服务“三下乡”活动和义诊活动,使老百姓在身边就获得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于2016年2月开工建设,2018年10月建成使用后,壮医药等民族医药“简、便、廉、验”的诊疗特色将更加惠及壮乡百姓,学校壮、瑶等民族医药医疗服务国际化水平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广西重阳老年公寓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设施最完善的老年公寓,是国家民政部“全国养老社会化示范单位”“全国模范养老机构”和全国“最佳养老机构”。

文化传承创新显特色

学校循本而开弘,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研究基地,促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学校对壮医药进行挖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为核心的壮医学理论体系,挖掘整理了一批以壮医药线点灸为代表的临床诊疗技术,创立了壮药质量标准体系,先后编撰、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系列壮医药学术专著与教材。“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瑶药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整理和疗效验证研究”“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等一批壮医科技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贡献。

学校重视弘扬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在仙葫校区建设中,以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网络化和特色化为总体要求,把仙葫校区建成起点高、前瞻性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的园林式现代化校园。走进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警醒中医学子珍惜时光、自强不息的晨钟暮鼓楼校门,建有张仲景雕像的医圣广场、仲景大道,教学楼前大草坪广场南侧的中医历史文化长廊,校道两侧的文化石镌刻着《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名篇,图书馆大门两侧有大型壁画《岐黄论医》《杏坛讲学》,教学楼里有《医学生誓言》和名医名家的励志格言、中医文化及中草药知识宣传画,还有神农谷、药师山、神农阁等中医药文化景观建筑,将渊远流长的华夏传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明秀校区医药会展中心是广西高校中唯一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展出中医和民族医药特色的各类标本、图片13000多件;国医大师班秀文陈列室、古代名医墙、汤歌苑等,将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1976年开始培养留学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新格局。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69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95项。201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美国督优维尔学院联合举办护理学本科教育。近年来,主办、承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学术会议、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和国际扶阳论坛等已经举办多届,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将秉承“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校训精神,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走向世界,力争建设成为以中医中药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兼容,产学研结合突出、民族医药特色鲜明、人文精神高贵的国内知名、区域一流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成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及其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壮瑶等民族医药科研创新及其文化传播中心,成为促进区域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二)品行良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身体健康,具备岗位要求的条件;

(四)具有博士学位(含2021年11月30日前取得博士学位者);

(五)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时间计算到本次招聘报名截止日,对年龄有特别要求的岗位,以招聘岗位要求为准,高层次领军人才可适当放宽);

(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解除者;

2.受刑事处罚或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3.现役军人;

4.法律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三、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领军人才的引进

(一)范围及待遇

学校根据“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引进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相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引进的具体条件及待遇面议。

领军人才:在国(境)内外学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学术成就,具备领导本学科赶超国(境)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及博士学位的人才。引进的具体条件及待遇面议。

(二)引进程序和方式

1.报名时间:即日起即可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

2.报名方式(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1)网上投递:团队或个人相关简历材料及证明、五年聘期工作计划等文件电子版统一发送到邮箱:gzyrsc2018@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学位+毕业学校+所学专业+91考试网。

(2)现场报名:将团队或个人相关简历材料及证明、五年聘期工作计划等交到广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进行现场报名。

3.资格审查。

人事处会同相关单位(部门)对应聘团队或个人材料初步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4.人才评议。

由学校组织人才工作专家根据应聘材料对其学术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发展潜力和工作计划等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形成人才引进方案报校领导审定。

5.签订合同。学校与引进人才签订引进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

四、博士的引进

(一)招聘岗位

我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147名。具体岗位及相关要求详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计划表》(附件1)。

(二)引进程序和方式

1.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即可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

(2)报名方式

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①网上投递(邮件名统一命名为“姓名+应聘岗位名称+91考试网”):应聘者均需将《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登记表》(附件2)及《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汇总表》(附件3)及个人相关简历材料电子版统一发送到邮箱:gzyrsc2018@163.com

②现场报名:将个人简历交到广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进行现场报名。

2.资格审查及考核

(1)报名后,我校将根据工作安排电话通知应聘者资格审查时间、地点,请应聘者保持手机畅通。资格审查合格即进行考核。

(2)参加现场资格审查时需带材料:《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登记表》(附件2)1份;应聘者个人简历;应聘者身份证、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海外留学毕业生参加资格审查时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的应聘者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并确保报到前提供相应证书,否则取消录取资格;应聘者的证件原件验证后均交回本人,复印件材料提交后恕不退还。

(3)考核可采取技能操作、笔试、试讲、面试等不同形式,具体考核形式、考核时间、考核地点由用人单位电话通知应聘人员。

(4)本次公开招聘博士将根据岗位报名情况,在报名期间进行多批次考核并择优录用(直至录满为止,岗位录满后将不再安排考核)。

3.体检及政审

拟录用人员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若体检不合格,则取消录用资格。

政审主要考察拟录用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情况,同时对资格条件进行复核。若政审不合格,则取消录用资格。

4.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学校党政领导在听取人事处汇报的基础上,对拟录用人员的综合考评结果及用人部门意见、考察情况进行充分研究后,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5.公示

上述程序结束后将及时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网站公告栏对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6.签订合同

(1)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签订聘用合同。如受聘人员无法按期到岗或签合同时无法提供相应学历、学位证等材料,则取消其录用资格;

(2)引进的博士在入职报到后,需签订《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引进博士合同书》,约定的服务期限为5年,按合同书约定享受相应的权力,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违约所造成的后果。

(三)引进博士待遇

1.工资

无职称或具有中级及以下职称博士参照学校中级职称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博士经学校重新确认职称后,按确认的职称级别自报到之日起参照学校相应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2.安家费

学校本部录用的博士,根据个人情况给予30-80万元安家费,安家费发放形式:分五年逐月发放。附属医院录用的博士,其安家费核定及发放按照附属医院安家费政策执行,具体面谈。

学校本部录用的博士既有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又有博士学位证的博士,签订博士引进合同后,给予50万元安家费(税前);只有博士学位证的,签订博士引进合同后,给予30万元安家费(税前)。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每具备下列1类条件,每类可增加10万元安家费,同类不重复叠加:

(1)科研成果类

五年内(报到时间往前推算五年)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通过相应主管部门验收,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

(2)奖项类

五年内(报到时间往前推算五年)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奖奖励(排名前十);或获得1项省部级科技奖奖励(排名第1);或获得2项省部级科技奖奖励(其中一等奖排名第2—第7,二等奖排名前5,三等奖排名前3)。

(3)其它方面

属于目前学校急需紧缺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博士。

3.科研启动经费

根据博士申报课题的价值,提供3—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申报时3-10万元,中期考核后,根据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及价值可申请追加经费,追加的经费最高10万元)。

4.其它待遇

(1)目前主持有国家基金项目的,学校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学校可协调安排子女到所属学区范围内的幼儿园、中小学就读。

(3)在学校安排考核期间,广西南宁市区以外应聘人员,学校可承担国内往返城市交通费(交通票由学校订购)、1~2晚的住宿费。

(4)引进的人才按照实际到校报到上岗时间先后顺序逐步分批办理入实名编制手续。

(5)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到校工作后,可以优先推荐参加高级职称评审。

五、纪律监督

此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接受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监督电话:0771-3111494。

六、联系方式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园网网址:http://www.gxtcmu.edu.cn

人事处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五合大道13号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合德楼309室,邮编:530200。电话:0771-3134653。

附件: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计划

2.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登记表

3.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汇总表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年1月29日

 


They that live longest see most. 年岁越高,阅历越深.
He is a good physician who cures himself. 能给自己看病的才是好医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1年04月深圳大学(国家)知识..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