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3年11月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张名姝课题组招聘2名博士后公告
2023-11-29 18:04:47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3-11-29
- 截止日期:2024-06-30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
所属 省份:
北京
工作地点:
北京
-
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北京高校
-
需求学科(供参考):
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学
公告详情
|
信息项目
|
信息内容
|
|
标题
|
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张名姝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
|
招聘人数
|
2人
|
|
招聘单位
|
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
|
|
合作导师
介绍
|
张名姝,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和“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新型荧光探针的开发及其在超分辨显微成像及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Cell Research、Nano
Letters、PNAS等高影响力期刊。
研究方向:
新型生物光学和医学成像探针及标记技术;基于成像的疾病诊断、精准分型和药物筛选等应用研究。
|
|
岗位职责
|
1.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研究课题并发表高水平论文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基金申请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
|
应聘条件
|
1.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两年),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光学、蛋白质工程、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背景;
3.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4.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博士后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网页:https://postdocs.bjmu.edu.cn/。
|
|
岗位待遇
|
1.薪酬福利:“博新”和“引进”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在站满一年工作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导师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在站期间享受各类保险、公费医疗等职工待遇和工会会员福利;
2.经费: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的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博新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3.住房: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引进”、“博新”、“博雅”博士后享有优先分配权;
4.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子女入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
|
应聘程序
|
1.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mszhang@hsc.pk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91考试网";
2.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择优组织面试;
3.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
|
应聘材料
|
1.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研究经历与内容、代表性学术论文等;
2.自我陈述与研究方向介绍,包括博士后研究工作设想;
3.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
|
联系方式
|
mszhang@hsc.pku.edu.cn
|
|
发布日期
|
2023-11-24
|
|
截止日期
|
2024-06-30
|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postdocs.bjmu.edu.cn/zpxx/1ecb33ca41804d528cebe78be3b3dfef.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附件/来源打开异常提示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The best argument is that which seems merely an explanation. 最有力的争辩看上去只是一种解释. Pity is akin to love. 怜悯生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