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招聘(引进)人才、教师通知
2023-12-21 14:44:29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3-12-21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 所属省份:

    北京

    工作地点:

    北京

  • 报名方式:

    网上系统,其他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北京高校

  • 需求学科(供参考):

    专业未分类

    公告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首来源:91考试 网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从陕北公学时期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涌现出一大批以吴玉章、成仿吾、卫兴华、高铭暄等为代表的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家,培养了38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新中国的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创立并走向全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他勉励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一、教育高地,事业热土

    (一)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中国人民大学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致力于研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扎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学校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弘扬“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精神品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二)坚持独树一帜,构建学术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1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9个学科获评A+;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又有明显提升。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一流大学9个评价要素全部成绩优异,14个一流学科全部继续入选第二轮建设名单,9个学科位居全国高校顶尖水平。

    得益于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学校已经成为各类人才竞相汇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学术高地。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有12位国家一级教授,80人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21人担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担任新一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6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50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重要人才称号入选总量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入选总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且持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重视队伍建设,服务人才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关于大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校党字[2023]13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奋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分类评价、系统谋划、整体提升,以“丰富赛道、鼓励竞争、拒绝躺平、尊重贡献”为原则,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核心,以构建理念先进、评价科学、程序严密、具有鲜明人大特色和良好示范效应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抓手,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破五唯、立新标”,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系统推进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改革,打通资深教授晋升赛道,丰富破格晋升通道,增设特别申请通道,拓宽业绩成果形式,强调全方位评价,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强化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优化教职工收入分配机制;稳定和创新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资源供给,充分关切教职工子女基础教育需求,努力提升每一位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求贤若渴,诚征英才

    (一)招聘条件

    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希望您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教育家精神,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3.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致力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勇于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立志传道授业解惑,真正投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

    (二)招聘岗位

    2024年,学校重点依托以下全职岗位全面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1.吴玉章学者岗位

    (1)吴玉章资深教授:

    引领学科发展、德高望重、学养深厚、影响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名家大师与战略科学家。

    (2)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

    学术成就高、社会影响大、在相关领域贡献突出的校外人才。

    (3)吴玉章讲席教授:

    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具备同等水准的学术领军人才。

    (4)吴玉章特聘教授:

    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能够承担学术领军任务的学术拔尖人才。

    (5)吴玉章青年学者:

    国家级重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具备同等水准的青年拔尖人才。

    2.青年英才岗位

    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或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

    3.普通教师岗位

    在相关领域展现出优秀教学科研能力,符合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的教师。

    (三)福利保障

    教师各级岗位均为学校正式事业编制,按照上级部门政策要求办理落户,享受有关薪酬福利待遇,缴纳社会保险。

    1.薪酬福利:提供国内同等岗位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具体根据需求面议;对于受聘学校人才岗位体系的,根据受聘岗位层次,享受相应级别的人才津贴。

    2.住房待遇:符合条件者可按规定申请学校周转住房(或领取人才补贴)。

    3.子女入学: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龄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可按规定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

    4.公费医疗:按照上级部门规定提供相应医疗服务保障。

    三、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岗位

    需求单位信息表

    单位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来电时请说明是在91考试网看到的信息)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卢老师,010-62513807

    纪检监察学院

    陈老师,18811629188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秦老师,010-62511356

    外国语学院

    刘老师,010-62513330

    哲学院

    范老师,010-62515303

    国学院

    杨老师,010-62515652

    历史学院

    李老师,010-82501796

    文学院

    左老师,010-62515896

    艺术学院

    文老师,010-62515358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罗老师,010-62512360

    劳动人事学院

    张老师,010-62513013

    财政金融学院

    刘老师,010-82509261

    经济学院

    张老师,010-62549650

    环境学院

    刘老师,010-82502692

    应用经济学院

    吕老师,010-82500378

    法学院

    任老师,010-82504808

    新闻学院

    赫老师,010-82509359

    国际关系学院

    刘老师,010-62511348

    社会与人口学院

    韩老师,010-62514984

    商学院

    杨老师,010-62512751

    公共管理学院

    刘老师,010-62510928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石老师,010-62511459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吴老师,010-62511061

    教育学院

    王老师,010-82509612

    心理学系

    何老师,010-82509716

    信息学院

    孙老师,010-62513866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冯老师,010-62511257

    统计学院

    陈老师,010-62515246

    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

    杨老师,010-62510318

    化学系

    朱老师,010-62512822

    物理学系

    上官老师,010-62517887

    数学学院

    (数学科学研究院)

    孙老师,010-62513386

    体育部

    王老师,010-62511047

    苏州校区(含智慧治理学

    院、国际学院、中法学院)

    庞老师,0512-62605239

    18862196863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邹老师,010-62512142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胡老师,010-62515228

    四、特别提醒

    1.请登录“中国人民大学人才招聘网”了解岗位信息、申报相应岗位,网页链接:http://zhaopin.ruc.edu.cn/。

    2.如转发本通知,请务必注明:“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才招聘网”,并附原文链接。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hr.ruc.edu.cn/bsjg/bsjsswbgs/jszpxx/c2734025f9834b719ff1d159161de644.htm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As soon as you feel too old to do a thing,do it. 一旦你觉得做某件事太老了,赶紧做它.
    The world is but a little place,after all. 天涯原咫尺,何处不相逢.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3年12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4..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