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学科(供参考):
体育学法学教育学
公告详情
一、学院发展历史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自治区重点体育院系之一,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前身是始建于1972年的新疆教师培训部,1979年9月成立新疆师范大学体育系,2000年8月由体育系与公共体育教研部合并组建成立体育学院。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表演三个本科专业,新增的冰雪运动专业拟于2024年起招生。体育学于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授权,2010年、2016年先后获批自治区“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2014年起招收民族学(体育文化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19年招收教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同类学科建设中处于新疆唯一和西部领先地位,成为自治区体育科学研究、政策咨询和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库、智力源和示范点。
二、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5人,博士生导师4人,校内外硕士生导师38人,职称和学历水平跻身全国地方高师院校先进行列,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同时还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师范专业认证专家1人、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理事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教学能手5人;自治区天山英才6人、高层次人才1人、天池博士1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12人。
三、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亮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科逐渐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的研究主线。其中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聚焦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研究等领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包含体质评价与干预研究、健康评价与管理,运动与疾病防治等研究等领域;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研究聚焦体教融合研究,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规律研究,及冰雪、足球等新疆特色项目研究等领域。以民族传统体育为特色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延续,打造科研、科普一体化平台。以“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为依托,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以服务社会为导向,获批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面向自治区各级政府开展咨询服务,近年来学科报送咨询报告、智库报告30余篇,由学科团队撰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均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体育局采纳。
四、现有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9个,包括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全国本科特色专业1个,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各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专业1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等。
五、近年成果
近五年,学院教师立项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6项,获批经费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46篇,出版著作13部;获自治区社会科学成果奖4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3项。
六、未来发展方向
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科团队及专业人才为出发点,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凝练研究方向,产出一批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代表性成果,在全区体育学科建设中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力争五年内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授予权,将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西部前列、区内一流”的特色学科,为区域教育事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七、引进对象和条件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师德高尚、学风诚信、治学严谨。
(二)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优秀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八、引进待遇
(一)各学科急需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人才团队按照学校相关要求,采用“一事一议、一人(团队)一策”的方式研究确定并兑现相应待遇。
(二)杰出人才
1.杰出人才A类:安家费50万元(免税),博士专项津贴(岗位津贴)12万元/年(享受3年)。
2.杰出人才B类:安家费50万元(免税),博士专项津贴(岗位津贴)10万元/年(享受3年)。
(三)优秀博士
1.优秀博士一层次:安家费50万元(免税),博士专项津贴(岗位津贴)8万元/年(享受3年)。
2.优秀博士二层次:安家费30万元(免税),博士专项津贴(岗位津贴)6万元/年(享受3年)。
3.优秀博士三层次:安家费15万元(免税),博士专项津贴(岗位津贴)4万元/年(享受3年)。
(四)其他待遇
1.可申报各类国家、自治区高层次人才项目。自治区“天池英才”系列高层次人才,其中领军人才给予50万元生活补助(一次性发放,免个税)和最高300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青年博士每人可给予20万元生活补助(一次性发放,免个税)和最高90万元研究经费资助(其中30%用于个人生活补助)。
2.科研启动经费:按照新疆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金管理办法执行。
3.岗位激励:根据业绩情况,可申报学校领军岗、重点岗及其他岗位,每月享受专项津贴;可申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每月享受津贴;以上岗位可同时申报。
4.薪资待遇:除基本工资外,优秀博士二层次及以上兑现专业技术七级待遇,博士后兑现专业技术四级待遇(工资差额以津贴形式发放),享受2年。
5.职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及认定按照自治区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6.解决青年公寓、周转房;安排子女入学入托(附属中学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按照相关规定协助解决配偶工作等。
九、加入我们
(一)按照要求提交《新疆师范大学2023年面向社会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见附件)等材料,文件命名为“应聘学院+姓名+专业名称+91考试网”发送至邮箱:rsc@xjnu.edu.cn,【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二)学校及时回复应聘信息,组织专家进行面谈和试讲,择优确定人选,按照自治区关于公开招聘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后续相关工作。
(三)联系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观景路100号新疆师范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830017
联系人:赵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991-4112132
附件/来源打开异常提示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附件下载
附件1:新疆师范大学202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报名表.doc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 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
He is not to be subdued by force nor swerved by poverty.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