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4年01月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度人才招聘公告
2024-01-10 09:32:36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西南科技大学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四川省人民政府分别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董事单位深度联合办学,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学校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现有4个学科(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5个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区域国别学、核科学与技术)进入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学科行列。学校在2023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居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

学校坐落于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市拥有全国领先的基础教育资源,其中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等学校是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也是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学就读的主要名校。学校建有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有50余年办学(办园)历史,是绵阳市首批特色建设示范学校(园),教育质量位列全市前茅。

西南科技大学欢迎你!

一、引才对象范围与条件要求

面向海内外引进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同时于资格审查前达到《西南科技大学龙山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修订)》(西南科大发[2023]35号)规定的引才条件,并符合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度龙山人才相关学科专业要求和本公告其他条件要求的人才。

(一)人才引进类别及条件

学校龙山人才引进分为六个层次,具体条件如下:

1.杰出人才: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能力,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学术成就的顶尖人才。

2.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引领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Ⅰ类:在所研究领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作为核心人物能够带领本学科研究团队继续协同攻关,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学术成就的领军人才。

Ⅱ类:在所研究领域从事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已获得较高学术成就或同行专家公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才,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学术成就的青年英才。

Ⅲ类: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主研人员;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主持人;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原则上符合该项条件人选年龄应不超过35周岁)。

3.拔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符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Ⅰ类: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人;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Ⅱ类: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本学科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A类4篇或B类7篇及以上(其中本专业领域TOP期刊不少于4篇),或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和智库成果T级2篇或A级4篇或B级6篇及以上(符合该项条件人选年龄应不超过35周岁)。

4.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Ⅰ类:省部级科技(社科)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省部级优秀青年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主持人;国防科技重点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主持人;主持审定国家级新品种或新产品1个;省级审定新品种或新产品3个。

Ⅱ类: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A类2篇或B类3篇或C类5篇或D类7篇及以上(其中本专业领域TOP期刊不少于2篇),或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和智库成果A级2篇或B级4篇或C级6篇及以上(符合该项条件人选年龄应不超过35周岁)。

5.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Ⅰ类: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主持人;近5年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成功转让2项者且转让费达20万元;培育省级新品种或新产品2个并至少成功转让1个;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A类1篇或B类2篇(其中本专业领域TOP期刊不少于1篇,自然科学类符合该项条件人选年龄应不超过33周岁)。

Ⅱ类: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B类1篇或C类2篇或D类4篇及以上(其中本专业领域TOP期刊不少于1篇),或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和智库成果A级1篇或B级2篇或C级4篇及以上(自然科学类符合该项条件人选年龄应不超过33周岁,人文社科类应不超过35周岁)。

6.青年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Ⅰ类: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省部级重点项目主持人、主持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作为核心成员(排名前三)参加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项以上;市厅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前三名;培育省级新品种或新产品1个。

Ⅱ类:国内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取得博士学位人员;当年毕业院校为上海交通大学ARWU全球前1000的国(境)外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论文C类1篇或D类2篇及以上,或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和智库成果B级1篇或C级2篇及以上(自然科学类符合该项条件人选年龄应不超过33周岁)。

Ⅲ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3周岁。教学和科研潜质较好,符合学科专业紧缺师资需求的青年人才。

7.其他人才

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以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领衔团队;学术骨干及以上人员不少于5人。

外籍人才(全职引进):符合学校招聘公告专业、学科方向要求,且具有一定教学科研发展潜力的高水平人才。

特聘教授(柔性引进):原则上符合学术骨干及以上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其中国内人员应具有正高级职称。

注:本公告引进层次的入选条件中对年龄的要求,计算截至资格审查之日。

(二)基本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身心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三)招聘岗位和学科专业要求

1.招聘岗位和学科专业等要求详见附件1和2。学校可根据引才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引才岗位和条件要求等进行调整,并在西南科技大学网站等公共网络平台上公告或通知。

2.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所学专业或从事专业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等需要,可不受引才岗位学科专业和招聘数量限制,常年开展引进,学校择优遴选。

3.符合学校发展的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可不受引才岗位学科专业及学历学位要求限制,经学校研究同意后,可考核入编。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应聘: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6.尚处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最低服务期和试用期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

7.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规定,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其他政策法规明确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失信人员。

8.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情形。

二、聘用方式与支持政策

(一)引进人才根据引才实际情况由学校确定引聘方式,按规定办理调动或考核招聘手续,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或不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实行年薪制。

(二)人才支持相关政策

1.引进人才全面享受中国(绵阳)科技城和学校相关计划(项目)配套支持优惠政策,可依托学校申报国家、四川省和绵阳市人才计划、科研项目,申领天府英才卡、科技城人才卡,按规定享受政务、金融、购房、医疗以及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待政策。

2.学校大力支持各类引进人才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或加入高水平教学或科研团队。

3.引进人才可聘任为教授、副教授,学校下发职称资格文件,还可增列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4.学校安排/协助安排引进人才配偶工作,其子女可入托西南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就读西南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5.学校免费为引进人才提供周转住房,拎包入住,或提供每月800元人民币的租房补贴;符合条件的人才还可申请绵阳市人才住房。

6.符合绵阳市“人才十条”政策的引进人才,入职后还可叠加享受10万元安家费。

三、薪酬待遇与聘期岗位任务

(一)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外籍人才、特聘教授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由学校确定聘期工作任务、薪酬及配套待遇等。

(二)拔尖人才、优秀人才、学术骨干、青年博士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和《岗位任务书》,实行合同管理,服务年限为5年,执行相应薪酬及配套待遇等。

具体情况见下表:表 龙山人才薪酬待遇与聘期岗位任务

引才层次

年薪(税前,人民币)

安家费(税前,人民币)

科研启动费

其他待遇

聘期岗位科研任务

其他任务

年薪制

事业编制

项目类

论文(其他成果)类

拔尖人才

Ⅰ类

不低于40万元

1.特聘教授岗:税前年薪约20万元;

2.特聘副教授岗:税前年薪约16万元;

3.讲师岗:税前年薪约14万元。

不低于80万元

自然科学类70-150万元

人文社科类30-35万元

特聘教授岗;可担任博导或硕导;安排配偶工作,协助安排子女入学或工作;可提供一套100-120平方米左右校内住房

一人一议

完成部门安排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任务

Ⅱ类

60-80万元

优秀人才

Ⅰ类

35万元

60万元

自然科学类60万元

人文社科类30万元

特聘教授(至少满足两个条件)或副教授岗;担任硕导;安排配偶工作,协助安排子女入学;优秀人才Ⅰ类可提供一套100平方米左右校内住房

自然科学类:1个A3级

人文社科类:1个国家级

自然科学类:3篇B类+2篇C类

人文社科类:300点(论文不低于220点)

Ⅱ类

32万元

50万元

自然科学类50万元

人文社科类20万元

自然科学类:2篇B类+3篇C类

人文社科类:260点(论文不低于180点)

学术骨干

Ⅰ类

30万元

40万元

自然科学类35万元

人文社科类20万元

特聘副教授岗;可担任硕导;协助安排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自然科学类:1个A3级

人文社科类:1个国家级项目或2个部级

自然科学类:2篇C类+2篇D类

人文社科类:220点(论文不低于140点)

Ⅱ类

26万元

35万元

自然科学类25万元

人文社科类15万元

自然科学类:1篇C类+3篇D类

人文社科类:180点(论文不低于100点)

青年博士

Ⅰ类

22万元

30万元

自然科学类20万元

人文社科类15万元

可特聘副教授岗(至少满足两个条件);协助安排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自然科学类:1个A3级或2个B1级

人文社科类:1个部级或2个省级

自然科学类:2篇D类+2篇E类

人文社科类:140点(论文不低于80点)

Ⅱ类

20万元

25万元

自然科学类15万元

人文社科类10万元

自然科学类:2篇D类+2篇E类

人文社科类:100点(论文不低于60点)

Ⅲ类

18万元

20万元

自然科学类10万元

人文社科类5万元

自然科学类:1个B1级

人文社科类:1个省级项目

自然科学类:1篇D类+3篇E类

人文社科类:60点(论文不低于40点)

1.达到学术骨干及以上层次且同时满足对应层次两个及以上引进条件人员、上海交通大学ARWU全球前100名的高校毕业人员、国内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博士后出站人员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可根据实际分别上浮5-10万元;

2.符合绵阳市“人才十条”政策的引进人才,入职后可叠加享受10万元安家费。

四、引才程序

(一)报名须知

应聘者登录西南科技大学网站后,请认真阅读本公告,详细了解引才对象、范围、条件要求以及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符合引才条件和要求的岗位报名,每个应聘者限报3个岗位。

在引才的任何环节发现应聘者不符合应聘条件、弄虚作假、违反回避制度的,应聘或聘用资格一律无效,且责任自负。

(二)报名方式

应聘者如实填写《西南科技大学人才应聘审批表》(附件下载),发送至拟应聘部门联系邮箱或学校招聘邮箱(renshi@swust.edu.cn),邮件主题均为“拟应聘部门+专业+姓名+91考试网”,初审合格后,通知面试考核,面试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三)资格审查与学术审核

学校教学科研单位及人事处根据应聘者学科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及学术业绩等条件,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等实际需要,对应聘者的应聘资格进行审查,并进行学术审核。

(四)考核

对符合条件且有意向引进的应聘者,由教学科研部门组织面试考核。考核通过公开试讲、学术报告、实践操作、面试答辩等形式进行,重点考察其教学科研水平、发展潜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五)体检

考核通过的应聘人员,由西南科技大学组织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按照教师资格体检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以及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规定项目体检的应聘者,视为自动放弃应聘资格;体检不合格的应聘者,学校不予录用。

(六)综合考察

人事处会同教学科研等相关部门对体检合格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修养、心理调适能力、准入制查询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并对其与应聘相关的人事档案等材料的真实有效性和应聘资格进行核实确认。

(七)学校审批

考核、体检、综合考察合格者由人事处会同人才工作办公室提请学校人才遴选评议工作组研究审议,审议通过人员在西南科技大学网站等公共网络平台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审批,事业编制聘用人员需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定。

(八)录用入职

经学校审批通过的引进人才按规定办理入职手续。

五、纪律与监督

学校在引才工作过程中,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人员一经查实,取消其拟聘用或聘用资格,并对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六、特别提示

(一)本公告如有调整、补充等事项,在西南科技大学网站等公共网络平台上公告或通知。

(二)本公告提及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成果分级、计分等按照学校最新政策文件执行。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彭老师

联系电话:0816-6089093

电子邮件:renshi@swust.edu.cn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

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师资科

西南科技大学

2024年1月9日



附件1: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度龙山人才招聘学科专业及要求一览表

(一)教学科研岗位人员(优秀人才及以上层次引进人数不限)

部门名称

岗位类别

学科专业要求

(包括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计划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材料学部

材料与化学学院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纳米科学与工程、物理学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核能利用关键材料、特种能源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

15

书记:戴亚堂

13890107595

院长:熊鹰

13508108924

xiongying@swust.edu.cn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能利用关键材料、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特种能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

13

党总支副书记:李鸿波

13628080589

lihongbo@swust.edu.cn

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学、统计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人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联网技术

15

书记:刘知贵

13980125888

院长:张华

13658136233

zzhh839@163.com

环境与资源学院

教学科研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质学、矿业工程、资源与环境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安全、职业健康安全、安全与应急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智慧交通安全、绿色道路建材、地质工程、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其开发利用、地理信息科学、测绘、遥感、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15

副书记:代群威

13550824213

院长:谌书

13458431619

hzxyzhaopin@163.com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机械工程、机械、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

17

书记:宋丹路

13698139073

院长:余家欣

18281415378

yujiaxin@swust.edu.cn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教学科研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土木水利、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城乡规划学

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学、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

15

书记:陶俊林

13981114719

院长:贾彬

13689683022

jiabin216@126.com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

教学科研

生物学、生态学、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生物与医药、草学、畜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小麦植物生物学、水稻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质资源学、生物与医药、草学、作物学、生态学、动物学、生物信息学、饲草加工、动物营养学

15

书记:郑祥江

13778110883

院长:胡尚连

13881194095

hushanglian@swust.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学科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体系结构、云计算与数据安全、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人工智能、智能软件技术、智能感知与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网络安全、隐私计算、区块链、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边缘计算

17

书记:陈玉芳

13795954916

院长:张晖

13547116775

zhanghui@swust.edu.cn

国防科技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

教学科研

核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能开发及利用、电子对抗、网络对抗、含能材料与放射化学

13

院长:卢喜瑞

13508108304

luxiruimvp116@163.com

数理学院

教学科研

数学、力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统计学、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

15

书记:贺红梅

13699606092

院长:周自刚

13890127467zhouzigang1973@163.com

经济管理学院

教学科研

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创新创业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15

书记:胡树林

13708122736

院长:宋加山

13700962880

jgxy@swust.edu.cn

法学院

教学科研

法学、心理学

刑法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应用心理学

15

书记:张宇

13980129286

院长:何显兵

18190013011

hexianbing@swust.edu.cn

文学与艺术学院

教学科研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艺术学、音乐、美术学、美术与书法、设计学、设计、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设计学、音乐(作曲、声乐、钢琴、伴奏艺术、小提琴)、新闻学、传播学

15

书记:田彬华

13990117559

院长:周冰

18281593728

272506448@qq.com

外国语学院

教学科研

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区域国别学

英语、西班牙语、日语、翻译、区域国别学

15

书记:张贯之

13981181072

副院长:范波

13808119238

fanbo@swust.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科研

哲学、政治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公共管理

15

书记:廖成中

13628083860

院长:赵洋

13881188115

zhaoyangswust@163.com

体育与健康学院

教学科研

体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5

书记:苟清华

13981116571

院长:谭宏

13881194068

songyingjie@swust.edu.cn

工程技术中心

教学科研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

1

中心主任:石宇强

13881161374

shiyuqiang@swust.edu.cn

成都创新研究院

(工作地点:成都)

教学科研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研究院各研发中心相关学科研究方向,原则上须达到优秀人才及以上层次

10

副院长:龚克

13881161444

swust-tiri@swust.edu.cn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教学科研

核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学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微生物学等

10

常务副主任:张江梅

18681630888

zjm@swust.edu.cn

拉美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外国语言文学、法学、工商管理学、世界史、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拉美研究方向

2

常务副主任:范波

13808119238

fanbo@swust.edu.cn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教学科研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

2

副主任:尹松涛

13890128893932996273@qq.com

(二)实验教学/技术服务岗位人员

部门名称

岗位类别

学科专业要求

(包括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计划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教学

化学

分析化学

1

中心主任:徐光亮

13980129059

xuguangliang@swust.edu.cn

经济管理学院

实验教学

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

书记:胡树林

13708122736

院长:宋加山

13700962880

jgxy@swust.edu.cn

文学与艺术学院

实验教学

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

1

书记:田彬华

13990117559

院长:周冰

18281593728

272506448@qq.com

图书馆

技术服务

信息资源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产权法、管理科学与工程

5

馆长:张勇

13730711333

1282981636@qq.com

教育质量与评估中心

技术服务

教育学

教育评估

1

中心主任:范勇

13890161717

fanyong@swust.edu.cn


附件2: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招聘学科专业及要求一览表

团队名称

岗位类别

学科专业要求

(包括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计划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环境健康与矿山生态修复团队

教学科研

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地质学、生物学

环境矿物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岩溶地质与生态保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

2

周磊

18981113436

leizhou@swust.edu.cn

新型电力系统感知与控制团队

教学科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

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电力电子、智能电网与低碳能源

2

朱玉玉

18981180001

zhuyuyu@swust.edu.cn

机械表界面科学团队

教学科研

机械工程

精密加工、微纳制造、机械表界面、机械设计、机械电子

2

余家欣

18281415378

yujiaxin@swust.edu.cn

环境污染调控与生态修复团队

教学科研

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矿物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微生物矿物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计算矿物学、矿物晶体学、环境矿物材料与污染处置、矿物材料设计与应用等相关方向

2

边亮

13795778099

bianliang@swust.edu.cn

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团队

教学科研

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无机非金属材料、战略金属高效提取

2

徐龙华

18281552389

neuxulonghua@163.com

先进复合建筑材料团队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

1

卢忠远

13508128823

luy@swust.edu.cn

检测技术与应用团队

教学科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

邓琥

13778153026

denghu@swust.edu.cn

特种机器人技术与数智系统团队

教学科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

智能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与工程、机电系统

1

张华

13658136233

zzhh839@163.com

资源植物研究与高附加值利用团队

教学科研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培育、合成生物学

1

胡尚连

13881194095

hushanglian@swust.edu.cn

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团队

教学科研

核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控制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飞行器设计、机器人学、人工智能等

1

张江梅

18681630888

zjm@swust.edu.cn

核废物资源化与污染治理团队

教学科研

核科学与技术

乏燃料后处理、放射化学(医用同位素、辐射探测、锕系计算化学等方向优先)

1

段涛

18608089996

duant@swust.edu.cn

先进能源材料及器件团队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

1

张亚萍

18780314172

zhangyaping@swust.edu.cn

仿生材料与核环境安全团队

教学科研

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

核废物处理材料、锕系元素物理与化学、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核医学

1

竹文坤

13458072004

zhuwenkun@swust.edu.cn

有机高分子及新能源材料团队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高分子材料功能化与高性能化、高分子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1

胡小平

13990194570

huxiaoping@swust.edu.cn

非金属矿深加工及尾矿资源化团队

教学科研

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 资源化、功能矿物材料(石英、蒙脱石)

1

孙红娟

13550826578

17626628@qq.com

稻麦种质资源创新与生态栽培团队

教学科研

作物学

水稻分子遗传育种

1

胡运高

13778111057

344704158@qq.com

附件下载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Stuff today and starve tomorrow. 今日大鱼大肉,明日饥肠辘辘.
No legacy is so rich as honesty. 没有一笔遗产能象诚实一样丰厚。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4年01月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