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4年0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诚聘特任副研究员(特任高级工程师)暨博士后
2024-01-23 10:33:03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4-01-23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 所属省份:

    安徽

    工作地点:

    合肥

  • 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安徽高校

  • 需求学科(供参考):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数学力学

    公告详情

    一、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研制“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而创办的一所新型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自1958年建校以来,中国科大一直将瞄准国家战略,服务重大需求,汇聚一流人才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建校之初,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大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加盟我校。在历任科学家的星火相传之下,代代师生潜心向学,勇攀高峰,学校迅速成为学术精湛、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的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国家为世界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大是全国唯一同时实施“985”、“211”和“知识创新”三大工程的大学,唯一拥有两所国家实验室的大学,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唯一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内地高校。中国科大师资队伍精干,拥有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664人,占固定教师队伍总数的42%。2017年,中国科大入选首批国家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全国唯一的数、理、化、天、地、生、材全部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7个A学科,共15个A类学科。学校共有1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80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纳米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地球环境、生命健康、火灾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2022自然指数居全球高校第4位。

    中国科大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导或参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稳步推进合肥先进光源、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子午工程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构建一流学科生态,强化基础学科,发展科大“新医学”“新工科”“新文科”。推进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下设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其中附属第一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中位列第21名。成立信息与智能学部,下设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微电子学院、软件学院,整体入驻科大高新校区,与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筹建心理学系,与省市政府共建科技商学院,着力文理交叉。学校将继续以更加卓越的发展平台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全球创新人才。

    中国科大特设立“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重金诚聘海内外青年人才加盟聘期制科研队伍,入选者年薪可超40万元。最好的平台期待最优秀的你!

    二、岗位介绍

    A.特任副研究员/特任高级工程师

    要求:(1)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2)国内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或优秀博士后;国外著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业绩突出。

    聘期:合同期限最长3年,可续聘一次。

    待遇:基础年薪23万元起(含合肥市五险一金及租房补贴),平台支持上不封顶。获学校“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一等资助,年薪37万起;或二等资助,年薪27万元起。

    考核方式:专项年度考核,聘期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优秀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30%)将获2万元奖励;年度考核特优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5%)将另获5万元一次性奖励。

    奖励措施:若在聘期内入选教育部“CJ学者奖励计划”,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可转聘为教授;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可转聘为固定岗位特任教授。

    B.博士后

    要求:(1)博士论文答辩通过;(2)年龄不超过35周岁(申请企业后年龄不超过38岁)。

    聘期:合同期限最长3年,(若在聘期结束前出站,视为聘期提前结束,待遇停止)可续聘一次。

    待遇:基础年薪20万元起(含合肥市五险一金及租房补贴),平台支持上不封顶。获学校“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一等资助,年薪35万元起;或二等资助,年薪25万元起。

    考核方式:专项年度考核,聘期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优秀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30%)将获2万元奖励;年度考核特优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5%)将另获5万元一次性奖励。

    奖励办法:若在聘期内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可转聘为固定岗位特任教授。

    我们的优势:

    待遇高。极具竞争力的薪酬。

    起点高。获聘人员将进入我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工作,无需自己搭建实验平台,直接享受优质的硬件条件,可迅速开展工作,取得学术成果。

    氛围好。师生潜心向学,执着攻关创新。学风踏实淳朴,科研气氛浓郁。

    空间大。我校学术实力雄厚,交叉氛围浓郁。特任副研究员在我校工作期间,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升,特别优秀者可独立从事研究,获得晋升。约50%的特任副高人员在6年聘期内可晋升固定编制副高岗位。同时,我校各类科研交流合作十分活跃,包括与境外学术机构。部分优秀人员可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

    生活好。未成年子女将按年龄进入拥有安徽顶尖教育质量的科大附属幼儿园、附小、附中就读。幼儿园为孩子每日提供三餐一点,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提供校内周转房租住,上下班方便。若在校外租房,学校可提供租房补贴。

    三、应聘程序

    应聘者请发送简历和求职意向书(或按照各平台相关材料要求)至各平台招聘联系人邮箱。平台确认聘任意向后,请填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期制人员推荐(自荐)表-特任副研究员/特任高级工程师》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期制人员推荐(自荐)表-博士后研究员》(见附件),并提交学校规定申报材料至相关招聘负责人。【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聘用需求(可点击单位逐条查看,特别建议利用浏览器搜索功能(ctrl F)搜索专业方向关键词,避免错过跨学科研究机会)

    非完全版,供参考。请大家同时关注我校课题组在相关学术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一级单位

    二级单位

    平台

    专业方向

    招聘条件

    应聘联系

    需求人数

    最晚到岗时间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

    张振宇教授/崔萍研究员课题组:主要从事大尺寸原子团簇、团簇生长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机器学习等方向

    凝聚态物理理论与计算,材料物理,计算物理等

    已获得或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在课题组相关的研究方向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勤奋敬业,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崔萍

    cuipg@ustc.edu.cn

    特任副研、博士后各1名

    待招满为止

    张振宇教授/崔萍研究员课题组: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计算与模拟研究,采用多尺度方法研究低维体系与量子材料的非平衡生长过程、物性及其在信息与能源领域中的潜在应用。近期的研究重心包括层状材料、界面超导、拓扑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拓扑催化、量子等离激元等。

    特任副研2名,博士后2名

    待招满为止

    尖端测量仪器研究部

    胡水明、程存峰研究组:atta.ustc.edu.cn或http://staff.ustc.edu.cn/~smhu/

    化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

    从事激光光谱或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并取得很好的科研成果

    程存峰

    cfcheng@ustc.edu.cn

    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2人

    待招满为止

    林岳课题组:https://faculty.ustc.edu.cn/linyue/

    多相催化研究

    1)具有多相催化研究经历,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2)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SCI收录期刊论文1篇以上;3)在从事的研究方向上有较强的研究经验和动手能力,并有较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

    林岳

    linyue@ustc.edu.cn

    2名

    待招满为止

    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汪冬冬教授课题组,隶属于陈乾旺教授功能纳米实验室科研团队(课题组主页:https://faculty.ustc.edu.cn/wangdd/)

    生物医用材料;微生物学;生物/仿生催化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生物医用材料、能源催化、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高分子等方向的研究经验;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研究论文。

    汪冬冬

    wangdd13@ustc.edu.cn

    博士后1人;特任副研1人

    待招满为止

    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张学鹏研究员课题组:https://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8477

    有机/高分子磷光材料应用与机制;光物理理论计算

    热爱科研,品行端正,工作认真负责,善于论文写作

    张学鹏

    zhangxp@ustc.edu.cn

    博士后1人

    待招满为止

    单分子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李东海课题组:相干多维与界面光谱成像实验室。致力于开发超快非线性光谱及成像技术,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1)低维材料中的多体相互作用与激发态时空演化;(2)界面分子、电子结构和电荷转移动力学。

    物理化学、光学、光电子学

    有非线性光谱或光电材料研究背景,取得博士学位,熟悉超快光学、显微光学技术或者固体薄膜光电材料制备。擅长程序编写者更佳

    李东海

    lidonghai@ustc.edu.cn

    博士后2人

    待招满为止

    王兵课题组:http://staff.ustc.edu.cn/~bwang/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或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熟悉超高真空系统、低维材料生长等方面实验技术,有STM、ARPES、超快光学经验者优先考虑

    王兵

    0551-63602177

    bwang@ustc.edu.cn

    特任副研1人;博士后1-2人

    待招满为止

    表面物理化学

    表面物理化学博士,熟悉低维材料生长等方面实验技,具有STM、ARPES、超快光学、超高真空等经验者优先考虑

    2人

    待招满为止

    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课题组简介:张目亮2019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师从朱成建教授,其博士论文荣获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9年至202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吴杰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是光催化下的流体化学。之后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的资助,2021年至2023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MartinOestreich课题组开展小分子转移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2023年7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至今以第一作者(含共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刊物,例如Nat.Chem.,Nat.Synth.,Nat.Commun.,J.Am.Chem.Soc.,Angew.Chem.Int.Ed.,Chem.Sci.等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课题组网站:https://www.x-mol.com/groups/zhang_muliang

    有机合成化学

    欢迎对有机合成化学、光催化、过渡金属催化、流体化学等感兴趣的学生加入课题组!1、具有有机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半年以内可以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具有自由基化学、过渡金属催化等研究背景的候选人优先考虑。2、曾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水平者优先。3、工作勤奋踏实,善于交流,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张目亮

    mlzhang02@ustc.edu.cn

    博后2-3名,特任副研2-3名

    待招满为止

    王德亮教授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半导体CdTe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研究,制备的CdTe电池转化效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拟招聘凝聚态物理特别是半导体薄膜和器件制备方向的博士后或者特任副研究员,要求年龄不大于35周岁,读博期间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青年才俊。博士后期间或者特任副研究员基础薪资水平为22万/25万,特别优秀的申请人,可以申请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杰出或者优秀博士后,相关信息见网址(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21069,咨询电话0551-63606123)。

    凝聚态物理;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凝聚态物理和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相关专业的毕业博士,年龄不超过35岁。

    王德亮

    eedewang@ustc.edu.cn

    0551-63600450

    2人

    招满为止

    曾华凌课题组:http://staff.ustc.edu.cn/~hlzeng/index-cn.html

    实验凝聚态物理

    在相关方向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并获得博士学位

    曾华凌

    0551-63600062

    hlzeng@ustc.edu.cn

    特任副研/博士后2人

    待招满为止

    复杂量子材料及其微结构研究组:主要开展复杂量子材料及其微结构的构筑与电子结构测量,在微观层次理解凝聚态体系中量子现象,揭示其机理,以设计和发现新的量子态、量子现象,从而实现新的应用。课题组网页:http://quantum-materials.ustc.edu.cn/yjfx/list.htm。

    凝聚态物理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条件: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有较强的量子材料研究背景,具备STM或ARPES或MBE研究经验者优先;3.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优良的团队合作精神;4.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已撰写和发表过英文期刊论文。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人员,可以给与特任副研究员待遇。

    yanyj87@ustc.edu.cn(闫亚军STM)

    jjiangcindy@ustc.edu.cn(姜娟ARPES)

    yilinwang@ustc.edu.cn(王义林理论计算)

    特任副研2名,博士后5名

    待招满为止

    光与冷原子物理研究部

    混合量子系统研究室

    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凝聚态物理、电子学

    1.近年来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2.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科研能力;3.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JohannesMajer

    13482383950

    jmajer@ustc.edu.cn

    张丁

    17775278784

    ding96@ustc.edu.cn

    博士后1人

    待招满为止

    量子通信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光纤的城域量子通信、基于量子中继的城际量子通信、基于卫星的广域量子通信以及量子通信器件等。团队研究人员:陈腾云、张强、徐飞虎、包小辉、万雍、彭承志、印娟、廖胜凯、张军、江晓、潘建伟

    量子信息、量子光学、电子学

    近年来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以体现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陈腾云

    tychen@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量子计算与模拟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光学量子计算、超导量子计算、超冷玻色子量子模拟、超超冷锂钾原子量子模拟、高分辨异型超晶格、超冷锂镝原子的量子模拟、超冷原子光晶格、超冷分子、超冷锶原子里德堡量子气体、光镊原子等。团队研究人员:刘乃乐、陆朝阳、霍永恒、朱晓波、彭承志、陈帅、陈宇翱、戴汉宁、姚星灿、苑震生、潘建伟

    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电子学

    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原子干涉、多光子干涉、时频传输、量子成像等。团队研究人员:陈帅、陈宇翱、李力、张强、姜海峰、徐飞虎、潘建伟

    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

    量子物理基础与量子信息理论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包括:量子物理基础、量子信息、量子通信理论、多体系统的计算和量子模拟理论。团队研究人员:彭承志、张强、陈凯、徐飞虎、邓友金、陈启瑾、郑炜、潘建伟

    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广义相对论

    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开放型学术平台。中心针对基础理论研究特点,创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展开广泛的合作交流,以期创造世界领先的数学成果和培养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人才。中心将首先集中资源于微分几何、量子场论、代数几何和拓扑学,偏微分方程及应用等方向,构建上述方向世界领先的研究平台。

    椭圆偏微分方程;几何与分析不等式;代数拓扑;代数几何;与认知有关的数学应用

    1.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或近期即将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物理、材料或者相关学科;2.具有很强的理论/计算技能和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3.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科研能力;4.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王兵

    0551-63602321

    topspin@ustc.edu.cn

    若干

    待招满为止

    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

    胡素磊课题组:https://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9607

    功能材料动力学理论

    愿意致力于揭示材料动力学变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或原理;有强的执行力和意志力。

    胡素磊

    0551-63603774

    husulei@ustc.edu.cn

    2名

    待招满为止

    付强研究组,从事表面/界面体系吸附、电子结构及催化过程的理论模拟,致力于在原子尺度上揭示吸附物的演化行为,包括探究单原子/亚纳米催化体系的活性位点和催化机理、设计具有新奇功能的单分子器件、以及基于多体微扰理论研究界面体系的电子相关及电子-空穴相互作用等

    理论与计算化学

    1.已获得化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2.熟悉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熟练地使用VASP、CP2K等计算软件;3.具有一定的编程经验,能够使用python语言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4.做事仔细,工作踏实,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文献阅读及英文写作能力;5.在站期间应全职开展工作;6.有复杂表界面体系模拟经验者优先考虑。

    付强

    0551-63607374

    qfu3@ustc.edu.cn

    博士后2-3人

    待招满为止

    生物分析化学院士合作研究中心

    李景虹、李玥琪团队。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分析化学2.单分子电子学。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专业背景为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拥有生物分析化学、分子电子学、微尺度测量、电化学研究背景者优先。

    李玥琪

    yueqili@ustc.edu.cn

    特任副研1~2人,博士后2人

    待招满为止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附件下载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Husbands are in heaven whose wives scold not 妻子不絮烦,丈夫乐无边.
    A bit in the morn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all day. 上午有一点收获,总比全天无收获好.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4年0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