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1月河南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公开招聘核心团队学术骨干的通知
2016-01-21 08:30: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各单位: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我省高水平人才聚集的“人才特区”,是支撑我省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建设需求的协同创新体。为将中心打造成我省高端、高成长服务产业政策研究的核心智库、推进我省服务产业及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研发中心,以及国内知名的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和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培育基地;经中心主任办公会批准,2016年在校内外公开招聘15名左右核心团队学术骨干研究人员(每个创新平台拟招聘2至3人),现将招聘相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积极宣传并推荐符合条件的相关教学和科研人员申报。

一、学术骨干岗位申报条件

本次重点招聘作风过硬、学风严谨、社会服务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人员。具体条件如下:

(一)具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以招聘当年1月1日为准);

(二)申请人应征得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同意并签署推荐意见;

(三)作为主要完成人曾参与并完成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的省(部)级或社会服务横向课题研究;

(四)在国外学术期刊或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已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2篇以上,且曾参与撰写横向课题研究报告或参与撰写服务业领域的相关专著。

二、学术骨干申报及评审程序

中心将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招聘学术骨干;按照中心发布通知、申报者自主报名、申报者所在单位推荐、专家评审、中心学术委员会评议、结果公示、中心主任办公会审批入选名单的程序择优选拔。公示无异议后,按照中心审批程序确定正式名单、公布,并签订工作协议。

三、学术骨干的主要工作职责

中心本部核心团队学术骨干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围绕中心使命和重大任务,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相关社会服务课题研究,协调中心与相关创新平台、中心协同单位的日常交流与合作,推进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一)开展基础理论与相关政策研究。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9个加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以及3个改造提升的传统支柱服务业发展,开展产业政策研究及产业咨询活动。聚焦河南“三个大省”建设,尤其是“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评价体系研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等高水平的服务科学理论研究。

(二)参与中心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内外和本中心组织的学术活动,宣传中心研究成果;参与中心的人才培养项目,并运用中心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现代服务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承担中心与各创新平台、协同单位之间资源整合、项目研究及相关任务的日常协调工作。推进中心与学术骨干原工作单位、相关协同单位之间创新资源的整合,积极发挥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桥梁”作用;参与中心相关创新平台(学科集群)的建设,为打造“服务科学与工程”新兴学科发挥骨干作用。

(四)完成中心安排的其它相关任务。

四、学术骨干的管理与考核

(一)按照“流动不调动”的人才汇聚模式,入选者的人事关系将保留在原工作单位,专任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承担原工作单位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原工作单位接受教学岗位考核,享有原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在完成好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按照中心所担任的岗位职责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二)中心实施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机制,按照不同的等级确定岗位绩效薪酬,实行优质优酬。中心的岗位绩效考核仅与申请人在中心岗位的目标任务及其要求挂钩,与申请人在原工作单位其它方面的工作绩效考核无关联,相互不存在替代关系。

五、申报文件及申请提交时间

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管理办法、岗位职责、考核办法以及岗位申请书填写要求及申请表见附件。有意申报者请按照以下时间节点提交申请表。

(一)中心自2016年1月18日到1月22日举行招聘咨询开放日,有意申报者可以先到中心进行交流和咨询。待确定申报后,请于2016年2月6日前将申请表(附件5)中的个人信息及“近五年科研工作经历及代表性科研成果”填写好,以邮件形式发送到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邮箱:xdfwy@huel.edu.cn

(二)经所在单位同意后,请申报者于2015年3月4日前将所在单位签署推荐意见并盖章的申请表纸质版壹式贰份报送到本中心办公室827房间;并将与申请表纸质版一致的电子版发送至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邮箱。

(三)2016年3月上旬,中心将举行答辩会并完成相关评审工作、公示评审结果。

(四)咨询申报事宜,请联系:任丙超(18503886260)、李培林(15824878566)。

附件1: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管理办法

附件2: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职责

附件3: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绩效考核办法

附件4: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竞聘工作计划撰写要求

附件5: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申请表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1月15日

附件1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骨干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以下简称“学术骨干”)的选拔和聘用,是体现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高校探索“人才特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现形式之一,是支撑中心打造河南服务业核心智库、培育“服务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和建设“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学位点的重要力量。为加强学术骨干的管理,充分激励其创新工作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术骨干主要面向校内外教学和科研人员、尤其是具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招聘。中心鼓励和支持学术骨干围绕服务业的发展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创新性成果的应用研究。

第三条学术骨干实行年度聘任制,每年招聘一次;中心按照学术骨干岗位职责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续聘的依据。

第四条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的具体设置、招聘和日常管理。

第二章招聘范围、条件

第五条中心每年面向校内外服务业相关学科公开招聘20~30名学术骨干;前一聘期考核合格(B级)以上的人员优先选聘。

第六条学术骨干招聘范围限于校内及中心协同体各单位相关的在编、在岗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以及具有特殊专长的其它单位的人员。

第七条申报资格与条件:

(一)具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讲师(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以招聘当年1月1日为准)。

(二)申请人应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并签署推荐意见。

(三)主持或参与完成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的省(部)级课题或社会服务横向课题1项以上。

(四)在国外学术期刊或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2篇以上,且曾参与撰写横向课题研究报告或参与撰写服务业领域的相关专著。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

第八条中心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招聘学术骨干;按照中心发布公告、申报者自主报名、申报者所在单位推荐、专家评审、中心学术委员会评议、结果公示、中心主任办公会审批入选名单的程序择优选拔。

第九条个人在申报学术骨干时,应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并签署推荐意见。申报材料由个人直接提交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第十条中心负责组织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对学术骨干岗位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中心牵头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监督。

第十一条中心将招聘评审结果张榜或在中心网站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网上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如无异议,按照中心审批程序确定正式名单并公布。

第四章支持措施

第十二条中心根据项目需要可为入选者选配1名高水平的学术专家或行业领域专家作为合作导师,指导入选者独立承担服务科学理论及产业政策咨询项目的研究工作。在聘期内,中心至少为入选者提供1项匹配经费的基础理论或政策理论预研项目。

第十三条中心根据工作绩效,给学术骨干发放岗位绩效津贴;入选者应承担原工作单位的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并在原工作单位接受教学岗位考核,享有原岗位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五章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学术骨干在聘期内接受中心的日常管理,服从中心工作安排,按照中心规定提交季度和年度工作绩效报告。学术骨干的薪酬按照聘约总额的40%按月发放,60%在确定年度考核等级后发放。

第十五条凡在聘期内基于中心条件或资助下完成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需按规定标注“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第一完成单位,并向中心提交相关的研究资料及成果。

第十六条学术骨干岗位入选者一般应完成一个完整的年度聘期。如在聘期内未能正常履行职责,或1个月以上不与中心联系的,或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法律的,中心有权取消聘约。

第六章考核办法

第十七条中心按照《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职责》对受聘学术骨干进行考核,考核办法见《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绩效考核办法》。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中心主任办公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2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骨干岗位职责

一、承担中心指定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围绕“高端、高成长性服务业”新型智库的发展定位和推进我省形成以高端服务业引领传统服务业结构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使命,开展现代服务科学理论研究,产出高质量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产业政策研究、相关产业服务项目的研发、实施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第一个聘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政策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端、高成长性服务业基础理论研究

1.什么是高端服务业?其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高成长服务业?其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3.高端服务业与高成长服务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动机制;

4.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方式和途径;

(二)河南省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研究(分行业研究)

1.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对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影响机制及其机理研究;

2.河南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研究;

3.河南各地区和各服务业领域发展水平和绩效的观测与评价体系

(三)高端、高成长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四)高端、高成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研究

(六)郑州“国际商都”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七)河南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评价体系研究

(八)河南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二、密切关注国内外服务业的研究和发展动态,围绕豫政[2014]42号文件中明确的12个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对国内外研究和发展动态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撰写产业政策研究和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为中心各学科集群和创新团队的相关提供理论支撑;定期或不定期向各级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撰写、编辑所负责联系的服务业领域及学科集群学术活动、发展动态信息,并在中心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三、参与指导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实验班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产业实践活动,探索服务业人才培养教学范式和实验实训模式。积极参与服务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在开展服务科学的理论研究、产业实践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凝练学科特色方向、构建方向团队,支撑“服务科学与工程”校级特色学科和“服务创新管理”二级硕士点的培育和建设。

四、负责中心与相关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创新团队、所依托的相关院系进行日常工作的联络,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各创新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协助相关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创新团队举办各种学术研讨、行业论坛及成果发布会。

五、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并代表中心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完成中心安排的其它相关的业务工作。

 

 

 

附件3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骨干岗位绩效考核办法

按照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责任,中心对上岗人员实行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及其成果、中心学术服务与学术活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三个方面。

一、考核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基础研究及其成果方面

1.根据中心制定的服务科学基础研究课题指南,提出研究计划;每年至少承担1项中心下达的预研项目;各季度按研究计划正常推进预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及中心承担的重大社会服务项目。

2.每季度至少完成1份有关服务业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的分析报告,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交至少1份政策建议。在中心推荐的专家指导下,每年至少申报1项与预研项目相关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研究课题。

3.预研课题每年至少完成2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通过中心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专家评议,向中心牵头高校遴选的二类及以上奖励期刊投稿。

4.预研项目的理论成果(主要指产业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指标测度方法、测度量表、评价数据库等支撑产业发展分析的框架性的和工具性的成果)至少在中心相关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创新团队开展的产业发展研究中应用1次。

5.按时完成中心下达的重点产业协同项目相关内容的研究任务。

(二)中心学术服务与学术活动

1.按时参加中心组织的全体会议、例会及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每季度缺席次数不超过2次,全年缺席次数不超过5次,以活动签到记录为准。

2.每周在中心驻地开展中心内部小范围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1次,围绕中心重点工作及时联系所负责的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创新团队及协同体单位相关人员,以中心内部网络工作日志及本人工作日志记录为准。

3.每周至少撰写或编辑1条所负责联系的服务业领域及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学术活动、发展动态信息,并在中心网站上发布。

4.每季度至少协助相关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创新团队组织举办各种学术研讨、行业论坛或成果发布会1次,以活动的事前计划方案、事后的纪要或活动的新闻报道为准。

5.围绕本人主持的中心预研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每年至少举办1次面向协同体单位的公开学术讲座或专题研究报告;以活动的事前计划方案、事后的纪要或活动的新闻报道为准。

6.每年至少代表中心参加校外的学术交流活动2次以上,并提交参加活动的纪要,向中心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争取在活动中代表中心发言,宣传中心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根据中心的学科建设实践,围绕“服务科学与工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特色学科和“服务创新管理”自设二级硕士点建设要求,完成中心下达的学科建设方案相关部分内容的研究和撰写任务。

2.每年至少提出1份有关中心凝练“服务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方向、构建方向团队的分析报告;评价中心学科建设的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3.每年负责指导符合中心数量要求的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设计项目。

二、考核方式

(一)绩效考核按照受聘人提交岗位履职报告,中心绩效考核组评议,中心学术委员会评议,中心主任办公会确定考核结果的程序进行。

(二)季度考核在学术季结束后一周内进行,由受聘人向中心提交学术季履职报告,经中心办公室主任审核后在中心内部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则由中心季度绩效考核组进行评议,并给出评定等级建议。经中心主任办公会审核确定考核等级,并计入本人绩效档案。

(三)年度绩效考核在年度聘期结束后两周内进行,由受聘人向中心提交年度履职报告,经中心办公室主任审核、中心常务副主任同意后在中心内部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中心举行年度工作述职会,由中心年度绩效考核组及中心各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创新团队成员进行评议,并给出评定等级建议;评定等级建议经中心学术委员会审议后提交主任办公会审核确定考核等级,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计入受聘人绩效档案,并作为是否续聘的依据。

三、考核评定结果及使用

(一)绩效考核按照A、B、C三个类别进行评定。完成本规定的绩效内容及基本要求,考核结果可评定为B类;在数量和质量上超出本规定绩效要求,可考核结果为A类;未完全达到本规定的绩效考核类别数量和质量,可评定为C类。

(二)绩效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季度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年度考核评定为A者,各季度绩效考核等级不得低于B级。

(三)B类考核结果按照全年2万元发放岗位绩效津贴,A类可根据实际超额数量和质量,最高可按B类津贴的1.5倍发放。C类的绩效津贴,根据受聘人实际完成的岗位工作的类别数量及质量与岗位绩效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在B类绩效津贴的基数上扣减一定比例进行发放。

(四)考核结果为B类的受聘人,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可续聘;考核结果为A类的受聘人,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可优先续聘;考核结果为C类的受聘人,中心原则上不再续聘。年度考核为B类及以上的受聘人,还可享受中心的年度奖励及其它单项绩效奖励。

 

 

附件4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骨干岗位竞聘工作计划撰写要求

一、充分体现中心的定位、使命及发展目标

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牵头组建的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整合省内外“政、产、学、研、用”优质资源,支撑我省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建设需求的协同创新体。中心的定位是打造我省高端、高成长服务产业政策研究的核心智库、推进我省服务产业及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研发中心,促进国内知名的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以及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培育基地。中心既是一个政策理论研究的平台、也是一个服务产业创新的平台,同时还是现代服务业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平台。

中心的使命是,通过协同创新机制整合智力资源,不断推进我省形成以高端服务业引领传统服务业结构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我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实现高水平的融合发展提供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支撑。

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省政府确定的9个加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以及3个改造提升的传统支柱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参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2014]42号文),建设相关创新平台(学科集群),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打造“服务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为“服务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学位建设奠定基础;通过高水平的服务科学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与产业咨询活动,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等提供智力支持,并在郑东新区推动打造具有“创新生态”特征的高端“服务谷”,立足河南、辐射全国。

二、凸显中心学术研究的特色

围绕“高端、高成长性服务业”新型智库的发展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一)高端、高成长性服务业基础理论研究

1.什么是高端服务业?其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高成长服务业?其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3.高端服务业与高成长服务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动机制

4.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方式和途径

(二)河南省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研究(分行业研究)

1.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对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影响机制

2.河南高端、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选择

3.河南各地区和各服务业领域发展水平和绩效的观测与评价体系

(三)高端、高成长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四)高端、高成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研究

(六)郑州“国际商都”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七)河南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评价体系研究

(八)河南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通过以上特色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构建具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色的“服务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产出高水平的论文、专著(系列皮书)、政策研究报告、产业咨询报告、行业和企业竞争力评价报告等学术成果,为培育“服务工程”专业学位硕博士授权点奠定基础。

三、展示个人的学术潜力和工作创意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岗位,需要入选者既能够开展创新性学术研究,又能够协调、促进和管理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竞聘者在拟开展的工作计划中充分展示个人的学术潜力及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创意设计。拟开展的工作计划内容应以各种工作项目为抓手,以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优质创新资源的协同工作机制为支撑,以产出高质量的系列研究成果及其有效应用为目标。

附:学术骨干岗位申请表

附件【关于校内外公开招聘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团队学术骨干的通知及申请表.docx】已下载4次

来源:

http://kyc.huel.edu.cn/info/1009/1390.htm

 

高|校人才网发布
查看次数:次

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take. 施比受更有福.
Good take-heed doth surely speed. 谨慎是成功的保证。
Tags:职业院校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1月大连理工大学人工光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