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5年0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诚邀海外青年人才依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新增批次)高才网
2025-08-07 20:15:14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8-07
  • 截止日期:2025-09-15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 所属省份:

    江苏

    工作地点:

    南京

  • 报名方式:

    其他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江苏高校南京高校

  • 需求学科(供参考):

    中医学, 专业未分类

    公告详情

    一、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1、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0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待遇薪酬

    1.纳入学校事业编制,聘为教授、博导。

    2.提供优于同类高校的年薪、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叠加享受国家、省、市相关经费待遇。

    3.组建学术团队,提供必要的实验、办公用房及校内周转房,全力协助落实配偶调动和子女入学等。

    4.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在实验平台、数据成果共享、科研转化等方面提供高水平科研支撑,享受江苏省中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医疗服务。

    5.根据有关政策,可优先推荐江苏省及南京市相关人才项目,叠加享受有关待遇。

    6.依托学院申报进入会评阶段但最终未获支持的,学校将优先引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科研配套保障,具体待遇另议。

    二、学校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订了第一版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拥有仙林、汉中门、泰州3个校区,设有11个学院及第一、二、三临床医学院、鼓楼临床医学院等教学机构,拥有15个附属医院和3个附属药企,现有在校生2万余名,教职工2056名。现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8个“十四五”省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

    学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优异成绩,中医学、中药学等主干学科位居全国前列。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6个,涉及医、管、理、工、经5个学科门类,1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学校拥有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均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来华留学教育及台港澳地区学生教育的首批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学术团体及机构交流合作,先后建立2所中医孔子学院、4个国家级海外中医药中心、6家国际经方学院海外分院、6个对外开放合作办学项目。由我校协助创建的瑞士中医药大学是瑞士官方唯一认可的中医药大学,也是欧洲第一所可授予中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独立中医药大学。

    三、学院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4年建校时设立的中医教研组。学院坚持以中医基础学科为主体,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学院作为重要建设单位之一的中医学科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四期A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也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终期验收优秀学科,学院拥有从本科教育到硕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4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学院下设中基与内经教研室、中诊教研室、中药教研室、方剂教研室、伤寒教研室、金匮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中医各家教研室、中医文史教研室、中医药交叉学科教研室、基础临床转化教研室等11个教研室以及科研实验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具有中医热病学省部共建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温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经典交叉创新研究中心、经典方剂及类方研究室、肺系病方证研究校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脑病基础研究校级重点实验室、中药性效研究校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

    01、师资力量

    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10人,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98%。师资力量雄厚,名家云集,有孟景春、王灿晖、杨进、吴承玉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国医名师2人、江苏省名中医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4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5人。

    02、学院建设成效

    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中医学“101计划”核心课程1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4部,获批“十四五”行业规划教材主编10人次,获“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院依托科研平台,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近五年新增国家级项目30余项,学院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经典方剂类方研究模式与中药配伍禁忌规律性发现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

    四、项目申报咨询

    联系人:张赛男,章悦

    电话:025-85811922、13451870815、17366350830

    电子邮箱:nzyzyxy@njucm.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qe5eKqUgslGEfpPFnxUaA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So many countries ,so many customs. 异国不同俗。
    A word is enough to the wise. 智者不用多告诫.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5年08月厦门大学诚邀全球英才..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