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5年08月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度全球邀请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新增批次)高才网
2025-08-07 23:19:03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公务员、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基本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8-07
  • 截止日期:2025-09-15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 所属省份:

    江苏

    工作地点:

    苏州

  • 报名方式:

    电子邮件

    栏目分类:

    高校招聘江苏高校

  • 需求学科(供参考):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特种医学, 医学技术, 护理学, 生物学

    公告详情

    一、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参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新增批次)》。

    (一)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条件

    学校和苏州医学院将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支持条件。

    (一)学校支持

    学校提供匹配地方经济实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人才在苏州安家无忧、干事成业。

    1.岗位待遇

    (1)聘任岗位: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事业编制,博士生导师。

    (2)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3)薪酬待遇: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4)安家(个人)补贴:学校安家补贴+享受各级政府安家(个人)补贴叠加支持+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5)科研经费: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学校按照学科领域提供1:1配套+苏州医学院配套科研经费。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依托我校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报并入选者,附属医院将额外提供年薪、安家(个人)补贴及科研经费叠加支持。

    2.工作条件

    (1)实验空间:提供不低于150平的办公及实验室用房。

    (2)团队建设:全力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招聘科研助手,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3)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项目执行期内学校层面保证每年1个博士生名额及不低于2个硕士生名额。学院层面根据实际名额可另行支持。

    3.生活保障

    (1)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如不住学校过渡房,学校将发放为期24个月的租房补贴。

    (2)家庭保障: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除享受校内幼儿园、苏大实验学校(小学、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外,全市范围协调解决子女优质中小学入学需求。

    (3)医疗服务:学校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其中附一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地级城市医院榜单榜首。

    *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经学校评估通过后,可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事业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学校薪酬和其他支持条件具体可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关注“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众号并回复“2025”,获取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各类岗位支持待遇。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二)地方支持

    学校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

    待遇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备注:地方支持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四、申报流程及联系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依托苏州医学院申报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各单位联系人电子邮箱,并抄送至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rczp@suda.edu.cn)。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联系方式等,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意向学院(科研机构)+申报海外优青。

    申请对象通过学校审核并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我单位将及时对接联系,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并提供专业的预评估服务及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精准度和命中率!

    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zp@suda.edu.cn

    苏州医学院及下辖各学院、研究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联系人

    (见下表)

    各学院、研究机构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五、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概况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创建于1912年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附属医院可以追溯至创建于1883年的博习医院;生命科学教育可追溯至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生物学系和创建于1903年的上海女子桑业学院。2008年1月,苏州大学整合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组成苏州大学医学部。2021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大学”四方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名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

    苏州医学院现有6个学院、13个实体科研机构、4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苏州医学院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15人;附属医院有职工16000余人。拥有4位“两院”院士、1位发达国家院士等各类国家级人才90余人次。

    与医学和生命科学相关的11个学科全部进入基本科学指标(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特种医学获评A+、药学获评A-,A类学科数占全校40%。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含建设项目),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个,省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各4个,省优势学科一期2个、二期3个、三期4个、四期4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

    现有省部共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江苏省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六、苏州大学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之美誉的苏州,拥有125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设121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6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综合交叉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共19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学校现有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拥有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9位两院院士,45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18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各类国家级人才超430人次。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aSNxsD08I0sNMGndl1SNQ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The dictionary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success comes before work 成功先于工作的唯一地方是在字典里. 注:字典里字母S先于W.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5年08月天津工业大学第三批计..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