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学科(供参考):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特种医学, 医学技术, 护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化学, 人工智能, 光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展开
公告详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91考试网2025下半年博士人才全国巡回招聘会,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人才报名参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场交流。
1.参会场次
10月12日(周日)-杭州站(杭州紫金港国际饭店(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门口)·3楼紫金厅1)
10月14日(周二)-上海站·上海交通大学场(上海交通大学 · 闵行校区图信大楼8楼报告厅)
10月16日(周四)-南京站·东南大学场(东南大学 · 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二层多功能厅)
2.报名通道:点击立即报名→
https://www.^91exam.com/a/1750059487?fromType=1
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3.入场方式
参会人才现场扫码并出示签到序列号,凭序列号进场。
一、学院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辟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目前在西安有南、北两个校区和两个校级异地研究院(广州、杭州)。
学校现拥有院士和国家级人才360余人,专任教师28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第一资源、人才强校第一战略、人才工作第一抓手”的基本理念,深化推进一流师资汇聚战略,致力于建设国家重要的信息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起源于学校于1990年成立的生物电子学专业(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以学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立足自主创新,围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成果推广应用,致力于人民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
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师77人,教授20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50人(含博士生导师),博士化率达100%,有海外交流经历教师占比44%。现有国家级人才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 3 人,陕西省人才计划入选者 8人;拥有智能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分子影像与肿瘤精准诊治陕西省创新团队等师资队伍。在校学生669人,其中本科生304人,硕士研究生268人,博士研究生97人。
学院具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医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生命智能英才班;建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学信息感知与智能诊疗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聚焦医学诊疗技术与器械、脑科学与神经工程、生物医学信息工程、合成免疫工程等前沿领域,产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和参与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总经费超过一亿元。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 Medicine、Advanced Materials、IEEE系列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中科院I区论文占比超过10%,率先实现学校在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以及临床医学类Cell子刊零的突破。获国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2年)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0余项。研发了大动物Micro-CT、PET-光学乳腺癌成像系统、类针灸物理治疗设备等医疗设备,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北京冬奥、空军飞行员训练、科学戒毒及乡村振兴等。2021年,支撑学校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2023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
二、招聘需求
招聘学科(中文) | 招聘学科(英文) |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 91eXAm.org人工智能 生物 化学 医学 生物材料 等相关专业 | Biomed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ptical Enginee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logy Chemistry Medical Biomaterials and related fields |
三、人才引进政策
(一)全职博士后
1.岗位要求
在相关学术领域已取得明显业绩,研究项目具有发展前景,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岗位待遇
(1)年薪30/35万元起+其他绩效。
(2)在站期间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等待遇。
3.成长资源
(1)学校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0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以及67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助力人才成长。
(2)在站期间,满足条件的可申请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3)学校全方位支持博士后申请享受国家、陕西省等各类项目资助和博士后赛事。
4.晋升通道
(1)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工作期满可申请准聘师资岗位。
(2)特别优秀的全职博士后满足长聘师资岗位要求的,可申请长聘师资岗位,按照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并享受待遇。
(二)专职科研岗
1.岗位要求
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的岗位。按照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等类型。
2.岗位待遇
课题组年薪+绩效、奖励。学校保障办公场地,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货币化住房补贴,子女可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等待遇。
(三)一般专任教师岗位
1.岗位要求
在相关学术领域已有明显业绩,经培养具有成为学术骨干的潜质,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具有博士后及其他相关工作经历优先,具有博士后经历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岗位待遇
聘岗薪酬+绩效、奖励。学校提供一定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货币化住房补贴,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等待遇。
(四)华山准聘副教授
1.岗位要求
在相关学术领域已有较好业绩,经培养能够快速成为支撑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并具有成为学术骨干潜力的青年人才;具有海内外院校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及其他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
2.岗位待遇
年薪25万元+绩效、奖励。学校提供相应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货币化住房补贴,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等待遇。
(五)华山菁英教授/副教授
1.岗位要求
学术基础扎实,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同龄人中成果突出,具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质,或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积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突破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的应用成果,或能够实现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青年人才。
2.岗位待遇
年薪30/35万元+绩效、奖励。学校提供相应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货币化住房补贴,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等待遇。
(六)华山学者特聘教授
1.岗位要求
具有良好的创新发展潜力,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经历,在所从事领域已具有良好专业影响的优秀学术或技术带头人,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
2.岗位待遇
年薪55万元起,海外优青首聘期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具体欢迎咨询;入选后额外享受补贴和奖励;可叠加各类人才基金和特别资助,可享受科研绩效、成果转化、核心指标奖励等,上不封顶。海外专家优先推荐可申请华山人才基金。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保障办公及实验场地;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其他待遇可面议。
(七)华山学者领军教授
1.岗位要求
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已取得突出创新成果,承担过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或在人才培养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学者,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及以上职务。
2.岗位待遇
年薪80万元起,另可享受绩效、奖励。海外专家优先推荐可申请华山人才基金。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保障办公及实验场地;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中学附属教育。其他待遇可面议。
附件/来源打开异常提示
附件下载异常:因平台URL协议兼容性原因,公告正文附件材料可能存在无法下载情况,届时您可复制附件链接并新建页面打开查看。
来源链接打开异常:若文中“来源链接XXX”无法正常打开,属内容来源网站异常情况,本平台无法监控处理,如有需求,可持续关注相应链接修复情况。
[我要纠错]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Judge not a book by its covers. 评价书不能看封面。
He that fears death lives not. 害怕死亡的人,活着也没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