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2011学年招聘工作人员信息
报名须知
1.应聘者请登录福建中医药大学网站(http://rc.fjtcm.edu.cn)进行网上报名,打印报名表签字并贴上二寸正面免冠彩照后,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自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学习成绩单、获奖证书等岗位要求的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建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办理确认手续。外地报名者可通过邮寄报名表及相关证件的复印件进行初次确认(截止时间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参加面试时再做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后,未经确认报名无效;每人限报1个岗位。(应聘人员应对提供的材料负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取消应聘资格)。
2.网络报名时间:2010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以服务器时间为准)。
3.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12月20日至2010年12月21日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因工作需要,拟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其中拟招聘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博士研究生和辅导员,适用编内聘用方式进校;拟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下学历人员(除辅导员岗位外)均以编外人才派遣方式进校。具体方案如下:
一、招聘岗位基本条件和要求:
1.应聘人员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2.应聘人员应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除体育教师外)应取得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或成绩为425分及以上。大学本科学历者应获得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或成绩为425分及以上。
3.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
二、招聘岗位、人数及资格条件(见附表)
三、报名办法:
1.应聘者请登录福建中医药大学网站(http://rc.fjtcm.edu.cn)进行网上报名,打印报名表签字并贴上二寸正面免冠彩照后,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自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推荐表、学习成绩单、获奖证书等岗位要求的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建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办理确认手续。外地报名者可通过邮寄报名表及相关证件的复印件进行初次确认(截止时间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参加面试时再做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后,未经确认报名无效;每人限报1个岗位。(应聘人员应对提供的材料负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即取消应聘资格)。
2.网络报名时间:2010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以服务器时间为准)。
3.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12月20日至2010年12月21日
4.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邱阳西路福建中医药大学人事处(乘41、55、95路公交车到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下车)。邮编:350108
5.联系电话:0591-22861107
6.联系人:黄老师、胡老师
四、考试考核办法
1.硕士及以上学位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采取考核(合格为60分)的方式决定拟聘人选;
2.大学本科的岗位采取笔试、面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决定拟聘人选。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1:5确定面试人选,不足比例的按实际人数进入面试。考生的成绩按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折合计算。根据成绩(合格为60分)从高到低按1:2确定进入考核人选,根据考核成绩(合格为60分)从高到低按1:1确定拟聘人选。
3.学校成立考核小组,负责应聘人员的面试考核工作,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对面试考核过程予以监督。
4.面试考核时间另行通知(具体时间请查询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才招聘网站或学校首页)。
5.拟聘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参加体检并合格,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标准执行。不按时参加学校安排的体检,视同放弃资格。出现放弃资格或体检不合格的情况时,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依次递补。
五、相关待遇
1.拟招聘的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除辅导员岗位外)实行人才派遣,与福建海峡人才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聘用合同,聘期2年,派遣至相应岗位工作。
2.拟招聘的辅导员、博士研究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聘用合同,首期聘用合同期限为5年。
3.符合学校引进条件的,经个人申请、学校研究决定,可享受引进相关待遇,引进人员首期聘用合同期限为10年。
4.聘用期内的工资、福利等按照国家、福建省人民政府以及福建中医药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六、本方案在福建人事人才网(网址:http://www.fjrs.gov.cn)、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网址:http://www.fjbys.gov.cn)和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才招聘网站(网址:http://rc.fjtcm.edu.cn)上公布。
福建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学校2010-2011学年度补充工作人员计划汇总表
序号 |
招聘岗位 |
招聘人数 |
专业 |
学历、学位 (职称) |
备注 |
1 |
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7 |
中医学 |
博士研究生 |
1976年1月1日后出生 |
2 |
医古文教研室教师 (教学为主) |
1 |
医古文、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 |
博士研究生 |
1976年1月1日后出生 |
3 |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并重) |
1 |
中医基础理论 |
博士研究生、教授 |
1966年1月1日后出生 |
4 |
中医诊断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并重) |
1 |
中医诊断学 |
博士研究生、教授 |
1966年1月1日后出生 |
5 |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并重) |
2 |
医古文、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 |
博士研究生、教授 |
1966年1月1日后出生 |
6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并重) |
1 |
中医临床基础 |
博士研究生、教授 |
1966年1月1日后出生 |
7 |
医学影像工程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2 |
医学或影像学或物理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8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1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博士研究生 |
本科、硕士、博士均需医科院校医学专业毕业 |
9 |
西医诊断学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1 |
临床医学 |
博士研究生 |
本科需医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
10 |
生物化学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1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本科需医学专业 |
11 |
方剂学教研室教师 ^91考试网,^91exam (教学科研并重) |
1 |
方剂学 |
博士研究生 |
12 |
药理学教研室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1 |
中药药理学或药理学 |
博士研究生 |
13 |
制药与食品工程教研室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1 |
食品科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4 |
制药与食品工程教研室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1 |
制药工程或药物制剂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具有中药基础知识者优先 |
15 |
GLP实验室(药效、毒理研究)科研人员 |
2 |
中药学或药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具有药效或毒理动物实验基础 |
16 |
药剂学教师(科研为主) |
2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 |
博士研究生、 高级职称 |
17 |
药理学教师(科研为主) |
2 |
分子生物学研究 |
博士研究生、 高级职称 |
18 |
临床医学(骨伤方向)基础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3 |
外科学(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方向)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 |
有临床经验者优先 |
19 |
中西医临床(骨伤方向)基础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20 |
中医骨伤基础教研室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中医骨伤专业 |
21 |
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2 |
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方向)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22 |
针灸重点学科秘书 |
1 |
针灸推拿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博士研究生优先 |
23 |
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2 |
中医学或针灸推拿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
1.博士优先 2.副高优先 |
24 |
心理教研室教师(教学为主) |
1 |
心理学 |
博士研究生、讲师及以上职称 |
25 |
医事法律教研室教师(教学为主) |
1 |
法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 |
有司法工作经历优先 |
2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教师(教学为主) |
1 |
哲学类 |
博士研究生 |
27 |
外语教研室教师(教学为主) |
2 |
英语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职称 |
28 |
管理教研室教师1(教学为主) |
1 |
公共管理类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9 |
管理教研室教师2(教学为主) |
1 |
经济学类 |
博士研究生 |
30 |
医事法律教研室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1 |
法学 |
博士研究生、 高级职称 |
能承担学科方向带头人的工作要求 |
31 |
计算机教研室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博士研究生、 讲师及以上职称 |
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教学经验 |
32 |
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2 |
护理学 |
博士研究生或 高级职称 |
能承担学科方向带头人的工作要求 |
33 |
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3 |
护理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
34 |
教师(教学科研并重) |
1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或临床心理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
35 |
教师 来源:^91考试网 (教学科研并重) |
1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能承担学科方向带头人的工作要求 |
36 |
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 |
1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博士研究生 |
37 |
教师(科研为主) |
1 |
运动人体科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符合条件的博士按引进方式办理(主要从事康复评定方面工作) |
38 |
教师(科研为主) |
1 |
心理学类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符合条件的博士按引进方式办理(主要从事康复评定方面工作) |
39 |
教师(教学为主) |
2 |
康复治疗学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1.英语六级 2.成绩优秀 |
40 |
教师(教学为主) |
1 |
针灸推拿学 |
大学本科及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
41 |
体育教师(教学为主) |
2 |
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排球方向)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011届毕业生 |
42 |
辅导员 |
11 |
不限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医学院校或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或省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 2.中共党员 3.1981年1月1日后出生 |
43 |
科研人员 |
1 |
病理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44 |
科研人员 |
1 |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方向) |
博士研究生或 高级职称 |
45 |
科研人员 |
1 |
中西医结合基础(干细胞分选) |
博士研究生或 高级职称 |
46 |
科研人员 |
1 |
中西医结合基础(心血管或脑血管研究方向)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47 |
中医证研究基地科研实验员 |
1 |
医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医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976年1月1日后出生 |
48 |
药物制剂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 |
1 |
药学或中药学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49 |
中药标本馆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 |
1 |
中药学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50 |
实验动物中心 动物管理人员 |
1 |
动物医学或畜牧兽医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51 |
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 |
1 |
分析化学或生物及药学相关专业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2011年毕业生 |
52 |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员 |
1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博士研究生、 正高级职称 |
53 |
学科馆员 |
4 |
医学、药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要求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取得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或成绩为425分及以上,在图书馆工作3年以上,且接受过医学信息专业培训。 2.符合条件1且有较强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学历要求可放宽为大学本科及以上。 |
54 |
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 |
1 |
不限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1.有计算机二级证书 2.有较好文字功底 3.有办公室管理工作经验者优先 |
55 |
教务管理人员 |
1 |
医学管理类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1.有计算机二级证书 2.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者优先 |
56 |
纪检监察干部 |
1 |
不限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中共党员 2.具有一定的党务政工工作经历 3.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4.1976年1月1日后出生 |
57 |
财务会计 |
1 |
财务及相关专业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具有计算机专长优先 |
58 |
实验管理人员 |
1 |
不限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或计算机类专业优先 |
59 |
实习管理人员 |
1 |
医学类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
60 |
设备管理人员 |
1 |
理学、工学、医学类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61 |
行政人员 |
1 |
汉语言文学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62 |
治安科管理人员1 |
1 |
法学类、公安类、公共管理类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负责消防管理工作等 |
63 |
治安科管理人员2 |
1 |
法学类、公安类、公共管理类 |
大学本科及以上 |
负责户籍管理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