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4年12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二】
2014-12-18 10:08: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美国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z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桑代克对于美国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学习实验与教育测验,而且为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石,也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这一时期的特点: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发展时期的特点:出版书目的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 了某些变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也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教育心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教学模式。

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目前,美国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新趋势:

1.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即有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

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

4.从注重实验室纯 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的实际应用研究;

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二、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08年,房宗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近代在我国最早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之后的二三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译著。如: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26年,陆志伟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1933年陈德荣翻译了盖茨的《教育心理学》,l939年吴绍熙翻译的霍林沃斯的《教育心理学》,编著教科书的还有高觉敷(1929年)、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与艾伟(1945年)等。

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表现出以下特点:

1.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l958年)——学习改造阶段

教育心理学界通过学习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来审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明确了研究工作的方向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批判心理学的资产阶级方向”的“左”的干扰。

第二阶段(1959~1966年)——初步发展阶段

在1959年召开的“五四”学术讨论会上,公开纠正了心理学批判运动的错误,贯彻了“双百”方针,扭转了一些混乱局面,出现了一点由恢复到初步繁荣的生机。

第三阶段(1966~l976年)——跌入低谷阶段

由于十年动乱的冲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

第四阶段(1976年~)——走向繁荣阶段

“文革”后,教育心理学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道路。自己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队伍扩展,研究领域扩大。

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韵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Vice is often clothed in virtue's habit. 罪恶往往披着德道的外衣。
It's a poor heart that never rejoices. 不知世间有乐事者最可怜.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年12月2015教师招聘考试:外..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