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1月教师招聘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点汇编一
2015-01-29 15:03: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经济学基础】

1、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人的劳动,及劳动力的支出;(生产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未经加工的和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

2、社会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

(1)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社会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任何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5、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

(3)只在一个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6、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是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社会经济制度演变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8、自然经济的概念:

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9、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

10、商品经济产生的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一般基础)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根本条件)

11、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1)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处于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是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费需要)

(2)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增值资本。)

12、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

(1)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综合,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

(2)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13、市场体系的功能: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2)经济联系功能;(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

(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5)社会评价功能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

16、商品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

(2)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和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联系:(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17、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18、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1)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反映的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反映的是计划经济

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1)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 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整个经济运行过程。

(2)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3)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Counsel breaks not the head. 忠告不会打破头.
Alms never make poor. 施舍穷不了人.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1月广东广州大学面向海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