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3月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备考资料:学前语言发展与教育(二)
2015-03-06 14:47: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第二章

学前语言教育

第一节 学前语言发展与教育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

(一)前语言发展期

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着语言,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正常儿童 在这段时间内不仅能够听到声音,而且还以某种能帮助自己语言学习的方式去感知语言。正常儿童出生后不久就能把语音和其他声音区分开来,并能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我国的一些学者将前语言发展从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的准备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概括,认为儿童的前语言发展从语言理解准备的角度看,可以分为语音知觉(0-8、9个月)和音位知觉或词语理解(8、9个月-1岁左右)两个阶段。最近的一些研究将出生后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儿童逐渐发展起来的前语言感知能力分成三种水平层次;辨音—辩调—辨义。

(1)辨音水平(0-4个月)。正常的婴儿首先运用他们的听觉器官去捕捉周围的各种信息,并且迅速地学会如何捕捉话语声音的方法。周兢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出生到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儿童基本上掌握了如何"听"单一语音的本领。换言之,他们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感知、辨别单一语音的能力。

(2)辩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进入辨调阶段后,儿童的前语言感知水平向前跨了一大步。

他们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从整块语音的不同音高、音长变化中体会所感知的话语声音的社会性意义,并且能够给予相应的具有社会性交往作用的反馈。研究发现,这个时期的汉语婴儿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说话时表现情感态度的语调十分注意,能从不同语调的话语中判断出交往对象的态度。

(3)辨义水平(10-18个月)。10个月之后的婴儿开始进入对语音的辨义阶段,他们越来越多地在感知人们说话时将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联系起来,从而分辨出一定语音的语义内容。实际上,这时的汉语儿童开始学习通过对汉语声、韵、调整合一体的感知来接受语言。这种能够从人们说话中感知、分辨语义的能力,在之后的几个月中迅速发展,婴儿很快便积累起大量的理解性语言。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发音指儿童正式说话之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婴儿的发音是从反射性发声开始的,哭是婴儿第一个月主要的发音。在这个月内,婴儿学会了调节哭叫声的音长、音量和音高,能用几类不同的哭叫声,表示饥饿、疼痛、无聊等意思,用以表达要人抱或要吃奶等不同需求。这些哭声一般只有父母才能理解。两个月时,婴儿出现了喃喃作声的情况,在早晨睡醒之后,吃饱了舒服地躺着时,会发出愉快的自言自语的声音。一般而言,此时汉语儿童的发音大多为简单的元音,类似于汉语单韵母,但也有少量的复韵母。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大约从4个月起,婴儿发音出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婴儿发音有了一定的指向性,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发音内容与以前不同,出现了许多辅音和元音的组合。汉语儿童在这段时间内的发音以辅音和元音相结合的音节为主,并且有一个从单音节发声过渡到重叠多音节发声的过程。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经过音节发声阶段之后,儿童咿呀学语的发音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时期。此时,汉语儿童能够发出一连串变化不同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仿佛一句汉语包含了若干声韵母组成的音节。这段时间汉语儿童的发音才真正具有了汉语的"味道"。儿童语言发展因 其语言类型所造成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有了明显的反映,而这一点与他们每日所感知接受的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交际是儿童获得语言之前,用语音及伴随的表情或动作去代替语言进行交往的现象。这种特定的交际能力与儿童的语言感知和发音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在前语言时期亦可划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周兢在研究中发现,汉语婴儿的前语言交际在出生后不久便开始。一周至一个月期间的婴儿,已经能够用不同的哭声表达他们的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婴儿最先用哭声唤来成人去帮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成功的经验促使婴儿调整自己的哭声,更好地吸引成人的注意。婴儿正是在这样的企图下逐渐发展起交际的兴趣,产生交际的倾向。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大约四个月左右的婴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开始出现这样的变化:对成人的话语逗弄给予“语音”应答,仿佛开始进行说话交谈;在用语音与成人"对话"时,婴儿出现与成人轮流"说"的倾向,即成人说一句,婴儿发几个音,待成人再说一句后,婴儿再发几个音;当成人和婴儿一段轮流"对话"结束后,婴儿会用发一个或几个音来主动地引起另一段"对话"从而使这种交流延续下去。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从交际的倾向来看,这个时期的婴儿有坚持表达个人意愿的情况,当他用某种声音表示自己的需要未得到成人理解时,婴儿会重复这种行为直至成人弄明白。这个时期的婴儿还会逐步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等,来达到交际的各种目的。他们的前语言交际行为不仅具备四种功能,即指令、要求、情感表达和评论情景,基本上获得了语言交际的各种功能,而且还具有表达陈述、否定、疑问、感叹、祈使等句式意义的功能。

(二)语言发展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从一岁半开始,儿童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1.5-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期,词汇量的迅速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儿童其语言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语言形式的获得

语言形式是指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和杂乱的声音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实际意 义,而杂乱的声音毫元实际意义。所以,语音的发展,严格地说,是从咿呀学语阶段之后开始的。从1-1.5岁时起,儿童开始学习发成人词的音,但常会出错,错误的类型受儿童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而表现不尽一致。

(1)语音的发展。1-1.5岁的儿童开始发出第一个类似成人说话用词的音。到6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辨别绝大部分母语中的发音,也基本上能够发准母语的绝大部分语音。但是,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常会出错。

(2)语法的获得。语法的获得是指儿童对母语中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对儿童的句子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考察儿童说出句子的长度,即句子中所包含的最基本意义单位的数量;其二是考察儿童说出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儿童语义的发展实质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儿童语义的获得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根据当前的语境和已有的经验猜测语词的意思,最初的猜测通常是不全面或不正确的。

(2)对语义的理解经历理解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理解语言的实用意义和理解句子的各个语词的含义等几个阶段。

儿童获得词义要比获得语音、句法更加复杂,可以说,对词义的获得贯穿人的一生。儿童最早获得的是专用名词,然后逐渐获得普通名词、相对词等。

3.语用技能的获得。语用技能的发展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语用能力是指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目的和语言情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幼儿的语用能力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了能够与同伴和成人进行顺利的交际,幼儿需要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和技能。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语言操作能力、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三)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1.早期识字行为的发展

儿童早期识字行为的发展,作为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部分,与他们的口头语言发展密切相关,但不能与早期阅读等同而言,有不少家长和教师对此有些误解。已有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儿童识字行为发展,可以分为萌发阶段、初期阶段、流畅阶段。

2.早期图书阅读行为的发展,许多人认为早期阅读主要是识字,但是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在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图书阅读行为。例如:能看懂或识别一些路标和生活^91考试网共场所的一些标记。图书是学前儿童阅读发展的重要媒介,有关的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儿童常来自语言丰富的环境,早期的图书阅读能够带领幼儿超越他们原有的语言形态。

3.早期书写行为的发展,学前儿 91EXAm.org童学习书写的方式与学习识字和阅读图书相似,都要通过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他们先觉得好玩而在纸上涂涂画画,慢慢地了解了写字的各种形式,开始试着写出类似字的东西。只有知道了写字用途之后,学前儿童才能够真正学习写出跟成人一样的字来。即儿童首先了解书面语言是有意义的;然后认识鞋子是一再重复使用少数几个笔画;进而发现这些笔画有许多变化方式;经过探索儿童进一步认识形成字的笔画只能有限度地变化;最后发现写字有次序和方位的规则。

[真题再现]

1.在前语言阶段,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是()。

A.发音能力

B.表达能力

C.交际能力

D.感知语音能力

答案:D。^91考试网专家解析:在前语言 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故选D。

2._______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此时期会出现"语言爆炸现象"。

答案::1.5-2岁



Love will find a way. 爱心所至,金石为开.
Bad times make a good man. 艰难困苦出能人.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3月教师招聘考试:中外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