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5月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教材教法(五)
2015-05-07 13:27: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经典教学案例与教案设计展示

经典教学案例一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被选入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叩问月亮”单元。我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为: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积极的心态。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

在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中我先向学生出示了问题一: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这一年苏轼身处何地?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随着问题的出示,学生早已按捺不住探寻的心情,已开始从我下发的苏轼相关背景资料中找寻答案了。

几分钟后,学生们开始在小组内交流。而后,我们又明确了文章的写作背景:

公元1083年,(李定等人)故意扭曲苏 轼诗句的含义,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在李定等群小的诬陷下,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文。

苏轼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苦难,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写道:“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在阅读完上述文字后,我随即向学生出示了问题二:

假如是你,在如此无情的命运面前,又将如何呢?

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

生1:李白有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要辞官归隐,远离这黑暗、肮脏龌龊的官场。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生2:我或许会忍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就此意志消沉,整日愁容满面,以泪洗面。

生3:我会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向悲惨的命运发起挑战。

……

学生争先踊跃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积极的言论,但更多的抱有消极悲观的思想。

[page]

我便借此契机提出了第三个问题:苏轼是否屈服了呢?

紧接着我和学生重温了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然后又阅读了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所撰《苏东坡传》中的一些文字: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一天,苏轼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师:那么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被贬黄州后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又是如何“畅达”的呢?

生:找出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描写月色的句子,而后谈阅读感受。

师:(总结)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欣然”二字情态赫然,我们感受到了苏轼那宛如月光般淡淡的喜悦;“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们又好似身处于那个恬静的月夜,从中感悟苏轼澄澈、空灵的心境。

师: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师:苏轼曾在《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难免有不如意,难免有坎坷、挫折。

于是,我便又出示了问题四:

既然这样,那你遭受到的最大的痛苦、不幸又是什么呢?

在操作这项小调查时要注意的是可以让学生写出来,但不可将学生的隐私公之于众。一些学生存在以下心理问题:中考压力大,前途渺茫,初三毕业上不了重点高中自己该何去何从;父母外出打工,自己成了没人问、没人管的孩子,身边缺少关爱;没有朋友,没有理解我、懂我的人等等。

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今天,我们对话苏轼,可否从他身上汲取到一些精神营养呢?

生1:对于我们遭受的不幸与挫折,与苏轼比起来显得是那么的微乎其微,我们应该学习他面对苦难,笑对人生的态度,给自己一个微笑,给他人一个微笑。凡事想开一点,正如《海燕》中所说“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美丽的风景常有,为何苏轼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因为他有一颗闲心,能在困苦时依旧坦然、释然,豁达乐观。在我们悲观失落时,我们可以学习苏轼主动发现美,寻求乐趣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情。“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不是没有乐趣,只是没有寻求乐趣的那份闲情逸趣。

[page]

生3: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我们也可以在苦闷的时候,找知心朋友谈谈心、诉诉苦,指不定朋友的一句话便能消除自己内心的烦忧。

生4:苏轼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那么我们如果有“错综复杂之情思”,不妨也将其写在日记本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

师总结:被罪之人,谪居的境遇,就像一副无形的镣铐,但是他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直面惨淡的人生”,“带着镣铐跳舞”,用《记承天寺夜游》展现了乐观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今天我们和苏轼对话,感受他特殊的心境,领悟他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积极的心态。同学们,就让我们来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吧,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苦难不屈服,让平凡的生命闪耀美丽的光芒。

【名师点评】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本案例展示的仅仅是其中冰山的一角,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诸多种,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心理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中出现情窦初开的早恋者,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在信中,面对十四岁的女儿,提出了“爱情是什么”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不回避、不敷衍,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当学生意志力不坚强,缺乏学习的动力时,《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寓言故事中折射出的那种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和毅力便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当学生不理解父母的辛劳,一味地埋怨父母时,可以通过朱自清的《背影》将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蹒跚”的背影闪现于学生脑海,让学生懂得父爱的深沉,体味亲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灵活地挖掘各种版本教材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全。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If a man will not seek knowledge, it will not seek him. 你若不去找知识,知识不会来找你.
The best mirror is a friend's eye. 朋友的眼睛是最好的镜子.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5月教师招聘历史备考资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