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5月“问题”学生教育问题探讨
2015-05-08 18:06: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一、认清楚“问题”学生

(一)“问题”学生概念界定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性格、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经常出现某些障碍的学生。 “问题学生”不是一个十分准确的概念,它是教师在对待班级管理问题时的一种习惯用语。“问题学生”还有很多种说法,如&ldq uo;差生”、“落后生”、“后进生”、“问题生”、“学困生”、“个别生”等多种。实际上,“问题学生”就是那些带有问题行为的学生。

(二)学生日常“问题”分类

所谓“问题”,也并不是成人所理解的有犯罪经历或精神上有较为严重疾病、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才能完全治愈的意思,这里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某种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并不是天生顽愚。

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生日常表现出来的问题分为三类: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处世问题三类:

常见的学习问题有厌学、逃学、扰乱课堂、顶撞老师等;常见的生活问题有理染怪异头发、追求怪异穿戴、讲究玩乐、自私自利等;常见的处世问题有说谎、逆反、打架、早恋、赌博、偷窃、沉迷网吧、讹诈钱财、离家出走、盲目追星等。

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育观、学生观

(一)要树立新的发展观

1.要树立全民发展的观点

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校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完善的人格而努力。

2.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创造奇迹

“相信能的人就会赢”(爱迪生),教师对学生寄予的期望有多高,学生的进步程度就会有多大。

(二)确立新的教育观

1.育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老师,如果不能够将学生作为你的一切,就无法深入教育教学工作,那你就是一个失败的教师,失败的教育者。

2.思想情感也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是哲学家培根提出的名言,这当然是一种真理性认识,在历史进程中的确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当老师将发自内心的情感,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让学生感受到,那么情感也变成了一种力量——帮助你俘获学生的内心,协助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page]

(三)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1.学生不是碗,教师不是缸

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传统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阻碍着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之间进行的精神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

2.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

“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孩子,有的只是你对他的教育的不当、培养不当。后来为什么会有很多差异呢?那是环境熏陶促成的。”(国家总督学柳斌)的确如此,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

3.教育的捷径——发展强势智能

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

三、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一)普遍“撒网”,重点“捕捞”

同时,在进行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处于任何一个群体的学生都有其特殊的“烙印”,这个烙印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比如,同属小学的学生,对缺乏对整体世界的认识,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但是,动手能力不足等。又如,本班的男生有共同的特点,喜欢踢足球或者打篮球,而女生喜欢读书等。这就需要抓住学生年龄段的整体特点,进行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而这类学生易于管理。

一些学生,常常游离于群体之外,成为孤立的个体。对于这种较为特殊的学生,需要我们从各个侧面对其进行了解,比如同学、家长、好友,了解其兴趣爱好,逐步深入其内心,了解其真实的想法,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基础。此后,多对学生进行关注,适时进行鼓励、赞扬,帮助其摘掉“问题”的帽子。

(二)结合“内因”与“外因”,洞悉问题本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每个“问题”学生,出现的每个问题,都可以通过认真科学的分析,找到出现的原因,进而解决相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page]

任何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种问题行为,都有其产生和形成的内外原因。解读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全面深入地了解诱发学生问题行为的内外原因、出现的情境和动机,以发展的学生观分析问题行为的特点和性质,保护学生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91考试网资深讲师崔浩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Wasting time is a crime against the cause of revolution. 浪费时间就是对革命事业的一种罪过.
There is ,however, a limit at which forbearance ceases to be a virtue. 克服也有个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不再是美德。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5月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