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初中双语特岗教师教师笔试说明
笔试目的: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程度。
笔试重点:现行中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包含的主干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笔试内容:包括综合知识测试和学科专业知识测试两部分。
1.综合知识测试包括时事政治(2014年6月~2015年5月)、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史和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
2.学科专业知识测试包括:汉语文、维语文、哈语文、蒙语文、柯语文、汉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含新疆地方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含计算机、电教)、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
3.除维语文、哈语文、蒙语文、柯语文外,其他学科试卷均用汉文命制,并要求用汉文答题。
笔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部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综合知识测试说明(各学科考生必考内容)
一、考试目的
综合知识测试是针对教师岗位任职能力和职位要求进行的基础测试,是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考生的必考内容。测试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民族团结教育、新疆地方史和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为命题依据,考查了解报考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教师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30分。
2.内容比例:民族团结教育约占50%;新疆地方史约占2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20%;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约占10%(2013年6月~2014年5月)。
3.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三、命题基本要求
1.命题关注考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教育方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能力立意和对现实生活现象的分析、判断,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汉语文
一、考试目的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汉语文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一)各学段内容比例
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要求比例为6∶4。
(二)考试能力要求
1.语言积累运用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的字形并能够正确书写。识记中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够默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背诵的优秀诗文。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和关联词语)。辨析并修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需要正确使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2. 现代文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能力。整体把握文意,理解和品析重点词、句,概括要点,探究评价有关内容,领会写作方法的作用等。
现代文阅读包括一般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文章的阅读,要求能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就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文学作品的阅读,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注重整体感悟和理解。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文言诗文阅读理解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选文为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把握文章大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写作
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层次清楚,情感真实,详略得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说明顺序清楚,说明方法恰当,说明语言简明;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正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能写常见应用文。能根据所给的文图资料,自拟题目按要求写作。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作文形式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及题型
试卷结构:语言积累与运用约占20%;现代文阅读理解约占28%;古诗文阅读理解约占12%;写作约占40%。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文题。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五、命题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
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汉语
一、考试目的
以《全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汉语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一)内容比例
以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普通班、双语班)《汉语》教材及高中必修《汉语》教材为依据,主要考查掌握教材内容的情况,涉及教材中的字、词、课文和练习中的内容。初高中所占比例为6∶4。
(二)考试能力要求
1.汉语基础知识——拼音、汉字、词语的理解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汉语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包括作文能力)。
三、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四、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由选择题、阅读理解、填空与简答、书面表达与应用、作文(分应用文、作文)共五部分组成。题目类型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的题型基本相同。其中:
1.选择题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考查拼音、汉字、词汇、语法等知识和应用能力。
2.填空题和改错句、造句等简答题考查现代汉语知识和应用能力。
3.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也考查对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具体要求包括:①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获取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和细节;②把握和概括阅读材料的主旨;③可以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出阅读材料中隐含的一些内容;④领会作者的态度、情感、语气、倾向等;⑤把握具体语言环境中大纲规范内词语的语音、语义和用法;⑥阅读速度为300字左右/分钟。
4.“作文”主要考查书面表达能力。在这部分考试中,先是一篇常用应用文写作要求,然后是根据提示要求或指定的话题作文。通过“句首语写作”、“提示性写作”等不同方式,提供某种写作背景,要求根据所提供材料的具体内容情景或写作提纲完成作文。具体要求是:①汉字书写正确、字迹清楚,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无误;②用词准确,基本没有词语和句法错误;③在句子连接、句意转换上自然通顺;④内容完整,字数在300字以上。
五、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7∶2∶1。
六、命题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
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数学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命题原则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现行初中、高中教材为基本内容,着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
1.各学段内容比例
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6∶4。
2.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
初中数学七~九年级的内容;高中数学必修①~⑤、选修1-1的主要考试范围。
初中数学内容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部分。
高中数学内容如下:
数学1: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的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数学3:统计、概率。
数学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1-1:圆锥曲线与方程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4.试题难易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所占比例为7∶2∶1。
英语
一、考试目的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英语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一)各学段内容比例
初中、高中所占比例为6∶4。
(二)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
高中:必修教材(必修1-必修5)。
(三)考试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要求
1.词汇方面: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能够使用2400个左右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2.语法方面: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组织信息,语篇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合乎规范。
3.功能方面:在语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使用得体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常用功能项目,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新的语言功能项目;在实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