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教师招聘、公务员、事业编等考试资料100G
在特岗教师考试中,心理学的知识点一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尤其是认知过程中的知觉部分,不同知觉特性之间的区分,一直是学员学习的难点。今天小编老师就一起和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分知识内容。
一、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但是知觉并不等同于各类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知觉的概念这部分的考查中,多会把知觉的概念和感觉的概念进行混淆,让我们从中进行辨别。而辨别的关键就在于,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因此整体属性还是个别属性就成了区分知觉与感觉的关键词。
二、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一下四个方面,分别是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这四个特性的考查多以客观题为主,考查的方向在于通过概念的表述匹配基本特性的名称、通过对基本特性的理解考查事例与基本特性名称的匹配。故而对四个基本特性之间的区分辨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知觉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被选为知觉对象的内容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而要想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必须遵循相关规律。
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利用了对象与背景之间在颜色上的反差。否则差距越小,就越难以被察觉,变色龙的保护色就是利用缩小差距来隐藏自己,正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这正是利用了差异律。除此之外,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于被人感知。就比如,流星划过夜空,寂静的夜空中运动的流星更能够让人直接知觉到。这则是利用了活动律。而要想达到被知觉的状态,刺激还需要能够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好像在课堂上,老师要声音洪亮的讲课,达到一定的响度,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声音背景中有效的知觉。这遵循的是强度律。
2.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例如,大树是整体,而大树的红花绿叶则是部分。整体性同时也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
比如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会影响知觉的整体性,例如12,13,14这样排列时,你会更倾向将中间的内容读成十三,而如果是这样的结构:A,13,C这样的方式,你会更倾向将中间的内容看成是字母B。此外,知觉对象的接近、相似、闭合等因素也会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人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就好像同一幅画孩子会知觉到所画的物体和所用的颜色,而成人也会知觉到画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和思想。
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觉的事物本身不变,而改变知觉的条件,如角度、距离等因素,知觉的映象保持不变。如近处蚊子的声响很大,吵到睡不着,而极远处的飞机轰鸣声我们却听不到。到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能够知道实际上飞机的轰鸣声响要大于蚊子的声音。
在理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结合相关生活事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来源:
^91考试网特岗教师招聘网It's hard sailing when there is no wind. 无风难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