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6月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七
2015-06-01 17:51: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浪漫主义歌剧】

一、 瓦格纳(歌剧革新者)

1.生平简述

瓦格纳(Wagner,Wilhelm Richard,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

2.主要作品

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3.“整体艺术” :

“整体艺术”是瓦格纳在《未来艺术作品》中,针对戏剧作品提出的概念,认为音乐戏剧应该仿照古希腊艺术,是一种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的综合体。

4.乐剧

关于“乐剧”术语,是1848年瓦格纳在他的《罗恩格林》问世之后,即用这个词特指他的歌剧——乐剧。将文学与诗歌、历史与神话、舞台与建筑、音乐与戏剧创作融为一体,这种整体性的艺术构思的理念,瓦格纳称之为的乐剧。

5.“无终旋律”

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采用的音乐手法,在戏剧中音乐至始至终不停顿地向前发展,取消传统歌剧中割裂戏剧的分曲结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和分号编制,没有咏叹调和宣叙调之分,声乐富于朗诵性,在叙述的同时也有抒情性,这种不间断的连贯发展的乐剧音乐形式被称为“无终旋律”。

6.“主导动机”

也称主导主题,在大型音乐作品中,如歌剧、舞剧及标题作品中,用以象征某一特定人物、事件、情景,情感,并始终与其所象征的人物或剧情出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音乐片断,就称为主导动机。主导动机具有标签和符号的意义, 1877年沃尔错根从主导动机的角度研究瓦格纳《指环》中的《众神的黄昏》后,人们才开始用Leitmotiv(主导动机)这个词。

7.艺术成就

① 把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了顶峰,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歌剧。

②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改革中实施了他的“整体艺术观”和“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

③ 扩大了歌剧中的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乐队的表现作用,改变了传统歌剧中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处于人声的伴奏状态,而是抓住乐队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阐述戏剧内容,使之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一个有效工具。

④ 构建了半音化和声,淡化了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⑤ 瓦格纳的改革一方面带来了荣誉,另一方面他的改革也有一些偏向:过于冗长的剧情和庞大的演出形式,以及过分夸张的感情表现等等,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另外他的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思想观也使他成为近代最有争议的音乐大师。

二、法国歌剧

1、比才

(1)生平简述:

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

(2)代表作品:

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的姑娘》

(3)比才的艺术成就

比才的艺术成就集中在歌剧《卡门》上,这部作品采用现时主义手法,贯穿着爱情、仇恨、欲望等内容,情节生气勃勃,有独特的戏剧性。流畅的音乐旋律,继承了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传统,该剧被誉为法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至今西方音乐史中最突出的几部歌剧之一。

三、意大利歌剧

(一)罗西尼

1、生平简述

罗西尼(G.Rossini, 1792-1868)是19 世纪上半叶影响最大的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2、代表作品

罗西尼有歌剧40余部,其中以《奥赛罗》、《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最为著名。

4、艺术成就

① 复兴了意大利歌剧艺术,在正歌剧和喜歌剧中都创作了优秀的作品,成为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

②《塞维尔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

③《威廉·退尔》为十九世纪西欧各国反映民族主义内容的歌剧艺术创作上提供了新的经验。

④ 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创作上进行了改革,放宽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中独立的分曲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 的表现方式。

(二)威尔弟

1、生平简介

威尔弟(Giusppe Verdi, 1813-1901)意大利歌剧大师, 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发展的 重要的代表人。

2、代表作品

他在一生中创作了26部歌剧,著名的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唐·卡洛斯》、《阿伊达》、《奥赛罗》。

4、艺术成就

① 创作了一批歌剧艺术精品,如《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这些独树一帜的歌剧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而且对欧洲乐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 虽然他的大多数歌剧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但他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表现力苍白的弱点,创造感人至深的乐队效果。

③ 他注重研究瓦格纳歌剧的特点,并对瓦格纳分场而不分曲的结构、乐队的作用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运用,在坚守民族的风格与传统习惯的同时,创作出了富于戏剧力量而又光彩动人的旋律。

(三)普契尼

1、生平简介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2、代表作品

他一生写作12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 《艺术家的生涯》(又译《波希米亚人》或《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

3、真实主义歌剧

真实主义是19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真实主义歌剧以此为理论基础,在创作中主张从当代生活中选择题材,反映当下发生的事例,再现生活,关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以他们为主人翁来反映社会。普契尼的歌剧《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是真实主义歌剧的典型代表。

4、艺术成就

① 普契尼创作了一批具有真实主义歌剧特征的经典作品,如《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

② 他的歌剧结构以简练,力求直接地表达剧本所提示的戏剧感染力,注重旋律与戏剧的贯穿发展。避免咏叹调与宣叙调截然分开的传统,善于用音乐渲染气氛。

③ 他擅长塑造各种软弱的、受苦的妇女形象,如绣花女咪咪、歌妓巧巧桑、歌女托斯卡、女仆柳儿等。另外他还喜欢东方异国情调的音乐作为创作素材。

④ 普契尼歌剧改变了意大利歌剧只重人声不重器乐的状况,他在继承威尔第等大师的传统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6月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