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6月教师招聘幼儿心理学考点精讲十三:思维和想象
2015-06-01 17:52: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在儿童生后第一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终于产生了带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人的思维的萌芽。到了婴儿时期,即约从一岁末到三岁,在儿童个体及其环境条件,特别是社会和教育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这种萌芽状态的思维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思维的直觉行动性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与此同时,由于儿童的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这种思维中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直觉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因此,儿童只能在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自己的行动中思维,而不能在感知和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后果。例如,儿童身旁如果有布娃娃,他就拿起来做喂布娃娃的"游戏",布娃娃被拿走了,"游戏"活动也就停止了。当儿童骑在竹竿上面的时候,就想到骑马的活动,等把竹竿丢掉了,骑马的事就忘掉了。因此,儿童还不能离开物体和行动来主动地计划和思考什么。观察证明,当儿童的皮球滚到床下的时候,他立刻就往床下窜,如果成人提醒他"你想想该怎么办",儿童就会回答说:"是要想,是要把它拿出来。"

(二)直觉行动思维中最初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

婴儿时期直觉行动思维中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是逐步产生的。

一般说来,2~2.5岁的儿童的思维吏多地依赖于直观和动作,而2~3岁的儿童的思维,词、语言的概括调节作用才比较明显。

研究表明:2.5岁以后的儿童在完成认知任务时,有三个不同层次:(1)不知有错误;不会改正错误;(2)在直观对比后,发现有错误,能加以改正;(3)在头脑里进行思维,不需直观对比就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

(三)想象的发生

在婴儿时期,也可以开始看到想象的最初形态。想象是借助于词实现的对已有的表象所进行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活动。

新生儿没有想象。1~2岁的儿童,由于经验的缺乏,由于言语发展较差,只有想象的萌芽,实际上,还说不上是想象,最多只是一种生动的重现而已。例如,当儿童拿到布娃娃的时候,就给布娃娃"穿"衣服、"喂"东西,这时,在儿童的头脑里重现妈妈或阿姨给自己穿衣或喂食的情景。

3岁的时候,随着经验和言语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带有最简单的主题和主角的游戏活动。例如,把布娃娃当做主角,给他穿衣、洗脸、喂饭等等。在这种游戏活动当中,想象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但是,在整个婴儿时期,想象的水平是很低的。第一,想象的内容总是非常简单贫乏的;第二,想象经常缺乏自觉的、确定的目的,因而总是零散片段的。

(四)人的意识的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虽然仍是第一信号系统和外部行动占优势,但这已是人的词的思维的开端。人的意识是跟人的言语分不开的。由于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思维,因而也就有可能初步地意识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重点】

幼儿期想象的发展

(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想象 2.有意想象 3.无意想象 4.再造想象 5.创造想象 6.幻想

(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想象?记忆和想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举例说明什么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它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3.试举例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以及如何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4.幻想,空想有什么区别?幻想有什么作用?

幼儿期思维的发展

(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思维 2.创造性思维

(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有什么?

2.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举例说明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

4.论述思维的基本品质?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6月教师招聘幼儿心理学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