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6月教育心理学必备考点之巴普洛夫的“狗”
2015-06-08 17:28: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不管是教师资格考试中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都是随处可见。但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众多考生来说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今天^91考试网教师考试研究院李芳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教育心理学“奇特动物园”,玩转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来见识巴普洛夫的“狗”。

一、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二、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1)条件反射的获得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名师点睛:在巴普洛夫的实验中,当给狗喂食前发出铃声,一给狗喂食前就发出铃声,长此以往,只要发出铃声而不给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也体现的就是条件反射的获得。

(2)条件反射的消退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名师点睛:在巴普洛夫的实验中,当狗一听到铃声不给食物也分泌唾液后,如果长时间只给铃声而不给食物,那么狗分泌唾液的量会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2.刺激泛化与分化

(1)刺激的泛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名师点睛:假设在实验中一开始给狗听《小苹果》的铃声,通过训练,使狗能够一听到《小苹果》不给食物也能分泌唾液后,将铃声换成《最炫民族风》而不给食物,发现狗也能分泌唾液,这就是刺激的泛化,对相似的刺激做相同的反应。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蛇和井绳都做出害怕的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2)刺激的分化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名师点睛:假设在实验中一开始给狗听《小苹果》的铃声,通过训练,使狗能够一听到《小苹果》不给食物也能分泌唾液后,将铃声换成《最炫民族风》而不给食物,发现狗不分泌唾液,这就是刺激的分化。

三、考题在线

1.“杯弓蛇影”体现的是(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答案】B

2.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答案】 D

^91考试网资深讲师李芳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6月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