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6月教师招聘心理学高频考点解析:知觉选择性和知觉理解性的区分
2015-06-10 09:4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热点,同时相对教育学来说更为抽象,需要学员更多的理解分析而不是记忆。近年来,心理学的的考查题型依然以客观题(单多判)为主,考查的形式越来越灵活,需要考生对心理学概念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认识,河南郑州两个区还出现了心理学的案例分析题,这无疑是在说明,心理学的考查越来越偏向应用,而不只是书本上的记忆了。

而在心理学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员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四个特性。其中,恒常性是比较好区分的,实质就是对象和知觉条件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距离看一个人,由于距离的改变,看一个人的大小是有差别的,但我们认为大小没有改变,仍然依其实际大小来知觉他。”显然,这就说明条件不断改变,我们对知觉对象的认识不会改变,这就是恒常性,学员对于恒常性一般都能轻松理解,那么知觉基本特性的难点在哪里呢?主要是集中在知觉的选择性和知觉的理解性两者的区别。

首先,知觉选择性的含义是,“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是知觉选择性。”这个含义实际表明了两层意思,第一,选择性是对象和背景之间的一个相互区分的关系。第二,背景中包含了许多对象,我们会优先选择其中一个我们想要找到的对象。

其次,知觉理解性的含义是,“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他,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这个含义也说明了两层含义,第一,理解性是将已有知识经验运用到知觉对象中去。第二,理解性强调的是单一对象,也就是说不需要从众多对象中选择一个。

因此,我们可以对比看出,知觉的选择性实际是在背景中含有多个知觉对象,而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知觉的理解性是直接指向单一的知觉对象加入已有知识经验,无需考虑选择的问题。我们结合一个题目来看。“樵夫走进大山看到的满眼都是树木,猎人走进大山看到的满眼都是野兽,请问反应了知觉的什么特性?”答案是知觉的选择性。为什么呢?大山这个背景中,有各种各样的知觉对象,樵夫在众多对象中只选择了树木而猎人只选择了野兽,这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虽然可能加入了理解,但是主要还是通过从背景中把对象区别选择出来,所以是知觉的选择性。如果这个题目改动一下,“对于一棵树木,樵夫看到的是木材,猎人看到的是野兽留下的痕迹,专家看到的是研究材料,这是表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答案是知觉的理解性。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单一的对象一棵树,我们知觉时无需与背景中其他知觉对象区分,也就没有选择,为什么树木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形象,因为不同的人加入了不一样的已有经验,所以是知觉的理解性。

综上所述,区分知觉的选择性和理解性关键看两点,第一,背景中含有多个对象还是只有单一对象。第二,是否要融入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

^91考试网资深讲师杨思建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6月河南郑州市第四十七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