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考点】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考点预测】
强调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发展的结果,这一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A
【考点归纳】
1、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训练可以改善人的某种心理能力,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训练某种心理能力。获得了这种能力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迁移。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2、现代的迁移理论
(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配对构成。
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
(2)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3、迁移的实质
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整合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与重组来实现。
【考点】知识的类型
【考点预测】
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 )问题。
A.做什么
B.是什么
C.为什么
D.怎么做
E.怎么样
答案:BCE
【考点归纳】
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
感性知识:主体对事物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知识:主体对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
具体知识:是对于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件的反映,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
抽象知识:是对已知事实的概括性的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原则等。
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