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7月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资料“识记现代汉字字形”高频考点解读
2015-07-29 13:10: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很多省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都会考到学科专业知识,^91考试网教师网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学科“识记现代汉字字形”高频考点解读,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学科专业知识请查看教师招聘-学科专业知识

考点1:形似字

【要点解说】形似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如“天”和“夭”;“干”和“千”等。

(2)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如“土”和“士”;“子”和“孑”;“戍”和“戌”等。

(3)笔画数目不同。如“戈”和“弋”;“候”和“侯”;“闲”和“闭”;“贪”和“贫”;“哀”和“衷”等。

(4)部首、偏旁不同。如“惴、湍、端、瑞”和“稗、碑、俾、萆”等。

要辨别和记住形似字的细微差别,一要辨记笔画,例如:分析—拆散、仓库—昆仑、学徒-迁徙;二要辨记偏旁,例如:蓝天—篮球、治理—冶炼、干燥—急躁;三要辨明读音,例如:锦(jǐn)绣—绵(mián)延、茶(chá)余饭后—如火如荼(tú)、悲哀(āi)—衷(zhōng)心。

【例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辨别 筹码 颠簸 秣马厉兵

B.忽略 题词 肄业 优哉悠哉

C.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

D.伏法 寂寥 任性 对薄公堂

【答案】A

【解析】本题的错误点为形似字。B项“优哉悠哉”的“悠”应该为“游”。C项“屈意逢迎”的“屈”应该为“曲”。D项“对薄公堂”的“薄”应该为“簿”。A项目没有错别字。

考点2:同音字

【例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粹 矍铄 再所不惜 人情世故

B.部署 好像 金碧辉煌 细水常流

C.梳妆 赋与 人才辈出 破涕为笑

D.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各行其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音字形。A项“再所不惜”应为“在所不惜”,B项“细水常流”应为“细水长流”C项“赋与”应为“赋予”。D项中没有错别字。

考点3:错别字

【要点解说】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增笔少画,偏旁部首搭配错误或形体不规范的字;别字是指该写某个字,却写成了读音相同相近或形体相似的另外一个字,即张冠李戴。其中造成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1)形近致误。如:松驰(弛)、缭(潦)草、燎(缭)乱、掂(惦)念、诬谄(陷)、如火如茶(荼)、相形见拙(绌)、沓(杳)无音信等。

(2)音近致误。如:题纲(提)、国藉(籍)、重迭(叠)、更叠(迭)、仗义直(执)言、穿(川)流不息、一愁(筹)莫展、随声附合(和)、委屈求全(曲)、人情事故(世)、人才汇萃(荟)、百战不怠(殆)等。

(3)义近致误。如:善(擅)长、略(掠)夺、门可落(罗)雀、鸠占雀(鹊)巢、积毁消骨(销)、东奔西撞(闯)、天花乱堕(坠)等。

(4)音、形两近致误。如:急燥(躁)、泻(泄)密、插科打浑(诨)、贪脏(赃)枉法、气冲宵(霄)汉、脱颍而出(颖)、精神攫铄(矍)、蘖根祸种(孽)、娇生贯养(惯)、冒天下之大不违(韪)等。

(5)音、形、义三近致误。如:磨(摩)擦、甜言密(蜜)语等等。

(6)配对字致误。如:虚无缥渺(缥缈)、曚胧(朦胧)等。

此外,还有因书写简化不规范致误的情况。如把“篮球”写成“兰球”,“停止”写成“仃止”。

总之,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读音,一定的形体,表示一定的意义。对以上几种常见致错原因,平时须留神,考时须细心。

【例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桑 笑靥 秣马厉兵 篷荜生辉

B.脉搏 涣散 耳濡目染 汗流夹背

C.喝彩 炽热 哀声叹气 恼羞成怒

D.副刊 伫立 青出于兰 察言观色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同音错别字、形近字易错字。A项“苍”应为“沧”,“篷”应为“蓬”。B项“夹”应为浃,C项“哀”应为“唉”,D项“兰”应为“蓝”。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出于蓝”出自《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体现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综合积累程度的命题思想。

考点4:语言应用中的易混字

【要点解说】近几年的考试越来越和语境结合,根据具体的语境意辨别字的使用正误。比如和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俗语、惯用语结合起来考查,在句子这样的语境中考查等等。

因为成语、俗语和惯用语一般具有固定不变的结构,往往和它的历史来源、含义有紧密联系,有其固定的写法,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近几年考试也有把字形和熟语结合起来考查的趋势。

【例题】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B.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

【答案】C

【解析】提供宽泛广阔的语言环境,把错误字形安插其中,“鱼目混珠”,让人真假难辨,在逐字逐句的推敲斟酌中,过滤、筛选、锁定错别字,考查价值不言而喻。“急功进利”中的“进”应该为“近”。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7月江苏睢宁县公办教师招..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