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8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综合考点归纳一
2015-08-04 14:36: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下半年各省份教师招聘考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91考试网教师网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综合考点归纳,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研究并揭示教育的规律,这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教学相长、及时施教、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学原则均出自《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适应性原则),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理论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就成了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为学生改成“教学五步法”而流传。)强调教师权威,课堂中心和课本中心。

杜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了和谐教育主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广义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可能各不相同。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8月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