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下半年各省份教师招聘考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91考试网教师网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综合考点归纳,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应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
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②连续性、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③长期性、间接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④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教师的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如何爱学生?
爱与严结合;爱与尊重、信任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③集体协作的精神;
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有: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③组织管理能力;
④自我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