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8月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所长”的著作――学记
2015-08-25 08:10: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原文提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认识到教与学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共同成长。教师教的积极性,能督促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的不足,从而更加刻苦改进自己的学习。学生学的自觉性,促使教师反省自己的不足,从而鞭策自己去进修学业、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结合,师与生交流,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相反,如果教与学脱离,师生交流阻隔,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学相长”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针对传授知识而言的,按照古人的一贯思想,它的基本内涵应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在传授知识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学生应一半靠教师教,一半靠自己的不断思考,既要向教师学习知识,也要接受教师美好品德的影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同学生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要贯彻这一原则,一是靠实践;二是靠主观能动性。

《学记》中所提出的这一教学基本原则,不仅为后来一般的教学过程所接受,更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客观现实所证实。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教学相长”这一原则的完整,使之成为每一个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基本行为准则。

《学记》中的教育名句很多,在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有存在呈现一句古语,让你判断出自哪部著作的。所以^91考试网资深讲师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学记》中的高频句子。

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学不躐等

6.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7.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8.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关于“学记”的必会试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雄辩术原理》C. 《孟子》 D.《学记》

答案:D

2.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来的。

A. 《论语》 B. 《孟子》 C. 《学记》 D. 《劝学篇》

答案:C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于(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孟子》

答案:C

5. 预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孟子》

答案:B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8月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