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3年02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中学英语
2023-02-24 17:02:15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教师招聘、公务员、事业编等考试资料100G

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安徽省2023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笔试大纲及笔试时间公告》,现同步整理了2023年安徽中学教师招聘英语笔试大纲笔试大纲如下所示:

安徽省2023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中学英语学科笔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中学英语学科公开招聘考试旨在选 拔具有优秀英语教师潜质的考生入职中学英语教学。其具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 一 ) 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 用。

( 二 ) 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 容的掌握。

( 三 ) 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 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 一 ) 学科专业知识

1. 中学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 、掌握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 中要求的三大主题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语篇类型、语言知识 、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 学习策略。

( 1 ) 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知识: 掌握元音 、辅音 、连读 、爆破 、 同化、停顿 及拼读规则 ,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读音差异; 掌握重音、语

调、节奏、意群 ,根据其变化理解语义、借助其变化表达语 义。

词汇知识: 熟练掌握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附录中所列的 3000 个左右的单词 ,包括词性、词缀 、词根和不同条件下词形的变化 , 以及 词义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语法知识: 熟练掌握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构词法 (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以及缩写和简写);

 

 

 
词类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代词、数词、 介词 、连词 、冠词和感叹词) ;

 

 

 
句子成分 ( 主语 、谓语 、表语、宾语、定语 、状语 和补语) ;

 

 

 
句子种类 ( 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

 

 

 
句子类型 (简单句 、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 ,其 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

 

 

 
时态和语态 (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 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将来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 以及用于一般 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

 

 
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 动词不定式 、动词的-ing 形式和动词的-ed 形式 )

 

 
主谓 一致、省略、倒装、强调和虚拟语气。

 

(2) 英语语言技能

阅读理解能力: 能理解文章主旨和要义 , 区分 、分析和 概括语篇中的主要观点和事实 , 判断语篇的意图; 能根据语篇中的事实进行逻辑推理、辨别并推论语篇中的隐含意义和 观点。能识别语篇的体裁 、结构 、语言特征和行文格式; 能识别语篇中新旧信息的布局及承接关系 ,理解语篇成分之间 的语义逻辑关系。能识别语篇中使用的隐喻等修辞手法并理 解其意义; 能识别语法结构在语篇组织中的作用 ,在语境中 理解具体词语的功能 、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使用者的意 图 ; 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或非文字信息推断词语的意义。

写作能力: 了解英语写作基础知识 ,具有用英语进行信 息交流的写作能力。能用英语书写摘要 、报告 、通知和公务 信函等 ,根据需要创建不同形式的语篇或续写语篇; 能在写 作中使用衔接手段有效提高书面语篇的连贯性 ,使用特殊词 汇、语法创造性地叙述经历、描述人或事物特征、说明概念、 阐述观点、表达情感态度 ,做到文体规范、结构完整、语句 通顺。

2. 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

( 1 ) 基础英语

熟悉和掌握相当于英语专业高年级水平的基础词汇 、语 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 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翻译能力 , 能根据特

定语境理解和使用英语。

(2) 英语语法

掌握构词法知识 (包括基本构词法和各种词类的形式及 其功能) 、句法知识 (包括各种句式的构成及功能; 掌握联 句成篇的衔接手段等; 能注意形式与功能的联系; 能根据特 定的语境理解语篇意义,使用恰当的语句形成连贯的语篇) 。

(3) 英语写作基础

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理论 、具备写作构思的能力、文字组 织的能力和修改能力。能准确审题,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 恰当地使用符合写作主题的词汇与句子; 能根据文体特点, 构思篇章结构; 能根据主题和文体的要求使用恰当的词汇 词汇之间语法关系正确。

(4) 跨文化交际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及其主要文化特

点 ; 了解文化的概念 ,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了解和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文化教学的意义和跨 文化交际的概念; 能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得体地使用英语进 行跨文化交际。

(5) 高级英语

能够阅读 、理解和分析反映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 一般 性题材及优秀人文作品的英语篇章 ,具备逻辑思维与批判性 思维的能力; 能掌握主要的英语修辞手段。

(6) 翻译技巧

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英汉翻译时 , 能在准确

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 ,运用词性转换和句式转换等手段, 产生达意通顺的汉语译文。在汉英翻译时 , 能准确判断汉语 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功能 , 恰当选择词汇和组织句子 ,产 生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译文。

( 二 )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中学英语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 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 、学业质量以及实施建议等相 关内容并能够恰当应用于教学实践 (考生主要参考《义务教 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 ) 。

2. 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 1 ) 理解相关英语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功能 , 能根据不 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 ,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

(2) 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类型评价的 特点与功能。

(3) 熟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 修订) 》中的语言知识 (语音 、词汇、语法 、语篇 、语用) , 文化知识 ,语言技能 ( 听、说、读 、看、写 ) 以及学习策略 等的内容要求及教学原则,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 任务进行教学及评价活动设计。

(4) 合理 、恰当 、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 5) 具备基本的中学英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与分析能 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分值 120 分。

3.主要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 一般 包括单项选择、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等; 非选择题一般包括 翻译 、写作 、教学设计、测试命题及案例分析等。

4. 内容比例: 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 70% , 学科课程与 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 30%。

(
>来源:^91考试网

Diligence redeems stupidity. 勤能补拙.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3年02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