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11月杜威的影响和陶行知的超越
2015-11-12 07:17: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对于考生来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儿童是中心”、“从做中学”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亦是杜威学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看起来十分相似,只是前后顺序有所颠倒,他们俩的观点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其实,陶行知的观点是在批判杜威的观点上建立的,所以看起来有着相似之处。至于两位教育家的观点到底有何异同,本文会详细来谈。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针对当时美国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现状以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的主张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实用主义教育主张。杜威提出该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思想,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儿童是中心”、“从做中学”等主张。这些思想,曾对改革美国的传统学校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起到过积极作用。这些教育主张对批判与改造我国传统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毕竟是针对美国的,中国的教育现状与欧美有很大差异,并且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它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族危机深重,经济相当 落后,文化教育不发达,新式学校数量不多,而且基本上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不能真正克服传统教育脱离人民、脱离社会、脱离生活的弊端。陶行知经过认真调查中国教育的实际之后,开始怀疑杜威的教育理论,找出了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将其“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出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

关于两位教育家观点的异同比较,现整理如下:

杜威的对教育的许多论述,现在看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借鉴作用。因此,我们还是要有目的地学习杜威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简明、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与教育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想。两位教育家的思想均对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有多借鉴地学习、取其精华之所在。

在教师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样一种组织策略,将信息由繁到简、由无序到有序,系统有效地编排,相信不管是杜威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都能够让考生有一个清 晰的认识。

资深讲师陈妍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ame is but the breath of the people. 名誉不过是众人口中的一句话而已.
Blind men can judge no colours. 盲者不辨色。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11月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