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24年04月2024浙江宁波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教师)368人公告
2024-04-02 18:36:56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教师招聘、公务员、事业编等考试资料100G

根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宁波大学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教师)368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目前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5家直属附属医院。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化、计算机科学、物理学、一般社会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个,本科招生专业59个。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162名,各类研究生12412名,国际学生1126名。现有教职工3157名,教学科研人员2149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等外国两院院士6名。(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学校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正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施展才华、共创佳绩!

二、引进类型与要求

宁波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类型分为包玉刚顶尖人才(A1),包玉刚杰出人才(A2),包玉刚领军人才(A3),包玉刚卓越人才(B1、B2)(正高级职称),包玉刚青年拔尖人才(C)(副高级职称)和包玉刚优秀人才(D1、D2)。

(一)基本要求

为人师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符合国家关于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要求。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岗位要求

高层次人才的岗位具体要求详见宁波大学招聘系统(http://zhaopin.nbu.edu.cn/)。

三、引进人才待遇

见附件

(一)安居优享:引进人才符合宁波市政策条件的,可在学校基础上叠加享受15-800万元的各类安居补助。首聘期内,A2、A3、B1类人才可在年津贴制和年薪制中选其一执行;

(二)政策优待:入事业单位正式编制,并聘任为对应引进人才类别的专业技术职务;

(三)发展优助:人才入职后,通过我校申报入选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项目的,可按学校政策升级人才类别,并享受相应待遇,同时可获国家、省市人才150-300万奖励;

(四)子女优学:引进人才子女可就读宁波大学附属学校等公办优质教育资源;

(五)生活优护:学校根据人才类别和实际情况提供过渡性住房或租房补贴,B类及以上人才可协助安排配偶工作等。

四、2024年人才引进计划及各学院/研究院联系方式

2024年人才引进计划及各学院/研究院联系方式详见附件,各学科人才具体需求方向、科研项目分类及论文级别等可咨询相关单位。

五、招聘办法和步骤

(一)报名与资格初审

1.报名时间: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3月30日止。

2. 应聘方式:采用网络应聘方式,应聘者登录宁波大学招聘系统(http://zhaopin.nbu.edu.cn/),进入“立即注册”,按要求输入个人信息另须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照),照片在30K以内,不大于160×200像素,不小于80×120像素。

3.资格初审:

应聘人员通过资格初审后,符合招聘条件的,方可获得面试资格。

认定本次招聘的所有岗位均为紧缺岗位,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数与招聘岗位人数之比达不到3:1时,按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数进入面试程序。本招聘信息将在学校主页和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网站发布。

通过资格初审进入考试程序的应聘人员将由学院通知本人,同时通知应聘时间、地点等。

(二)考试

考试以面试形式进行。根据应聘人员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等情况,经面试择优录用。

1.资格复审

面试前,应聘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本人简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聘人员属于2024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可凭学校推荐表和就业协议,属于国境外留学未毕业人员的可凭国境外学校学籍证明)等相关招聘资格条件中所需的证明复印件进行资格复审。证件(证明)不全或所提供的证件(证明)与招聘资格条件不相符者,不得参加面试。未按时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作放弃考面试资格。

2. 面试

组织专家对应聘人员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等进行考核评审。

面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教学、科研能力。

3. 成绩

在面试成绩合格人员中按试讲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核对象。

(三)体检与考察

招聘单位对拟录用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详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淘汰。

参加体检人员按要求时间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原则上按照最新的《浙江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四)公示与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由学校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核准后,在宁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无异议,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并签订聘用合同。在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时仍将审核档案资料,若发现招聘人员档案资料有不符合条件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五)纪律与监督

1.本次公开招聘有关信息指定在下列网站公布,供应聘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1) 宁波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recruit.nbu.edu.cn);

2)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rsj.ningbo.gov.cn)。

招聘过程相关信息一般仅在招聘单位网站公布,请应聘者自行留意。

2.对招聘工作及相关信息有异议的,请在信息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下述监管部门反映,以便及时研究处理:

宁波大学(纪委):0574—87600092;

3.对面试、考核、体检、录用过程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按照《浙江省人事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执行。

4.咨询

有关本次招聘工作具体问题,请向招聘单位直接咨询。

六、联系方式

(一)学校联系方式:

1.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蔡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288

联系邮箱:nburcb@nbu.edu.cn

2.系统技术保障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230

(二)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安中大楼403室)。

点击查看>>>

宁波大学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及各学院研究院联系方式

宁波大学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引进人才待遇

宁波大学

2024年4月1日

原标题:宁波大学2024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教师)公告

来源地址:http://rsj.ningbo.gov.cn/art/2024/4/1/art_1229676740_4375600.html

(
>来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As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24年04月2024四川旅游学院高层..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