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考情回顾
2011年到2015年,福建省连续五年展开教师招聘的统一考试,对于这样的统考省份,把握住考情,对我们的备考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根据历年真题带大家分析一下福建的考情。
首先,从考试范围来看,福建小学语文的考试涉及面比较广,但绝大多数都是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几乎没有超纲的内容,只有不同板块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做到以纲为纲。
其次,从试卷结构来看,整张试卷主要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教学设计题和作文题,考试的题型在试卷中都有体现。选择题中会考查到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标点、修辞、汉语言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填空题涉及语文教材教法和古诗词默写,阅读题有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将现代文阅读和教学设计合在一起,变成文本解析与教学设计,是福建省的一大特色。最后便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作文题。从试题量来说,福建省的题量较大,需要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考试中,才能完成考试。
二、真题分析
下面列举几道真题,来看看小学语文究竟考什么,怎么考。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
A.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部门丞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各个部门应防止对毕业生的恶意歧视现象不再发生。
B.作为语文教师,时刻应当不忘语文学科既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还应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修养。
C.限制浪费的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公共资金为个人办事的渠道,所以只是扬汤止沸。
D.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
1.【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把握。解析:A项成分赘余,可删去“不再”;B项语序不当,将“时刻”与“应当”位置互换;D项“越来越激烈”与“课业负担”搭配不当,且“生活空间”与“活动范围”有交叉,二者并列不妥。故本题答案为C。
2.(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2015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请对诗歌第一句“堂前扑枣任西邻”中的“任”字作简要赏析。
(2)请写出杜甫另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名句。
2.【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对同类诗歌的知识迁移。
这首诗的题旨是:告谕吴郎要体恤穷困的西邻老妇,让她毫无顾忌地来堂前扑枣充饥。全诗第一句,就已将这首诗地主旨直接明白地揭示出来了。一个“任”字笼罩全篇。“任”是“随意”“不加干涉”地意思,从这一个字,不难体会到诗人对西邻老妇地无限关怀和同情。诗写得有情有理:对吴郎是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全诗就一个“任”字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发挥,千层百折,步步深入,将理说到极透处,将情写到极浓处,直到笔酣墨饱,和着血泪写出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来。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备考指导
第一,全面复习,储备知识。
鉴于福建的考试题型比较全,知识点比较多,题量比较大,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复习到位,不能出现致命的短板,力求做到面面俱到,日常练习题型要全面。。
第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复习中要抓住重难点,就福建而言,诗歌考查的比较难,教学设计题比较难,那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对这两个板块的复习,做到重点个个击破。
第三,查缺补漏,巩固练习
复习不能只看不做,要配合着试卷和练习。通过练习,查漏补缺,进行再一次的巩固。
^91考试网资深讲师何陈晨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