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12月浅谈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015-12-23 09:28: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巴甫洛夫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考人物之一,今天^91考试网资深为大家介绍一下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巴甫洛夫的个人背景:

巴甫洛夫,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849年9月28日生于俄罗斯的梁赞。1870年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04年应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贡献或诺贝尔奖。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勒。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做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有机体与生俱来,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成武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人的心理、人的一切智力活动和随意活动,都是对信号的反应,都是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比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是瞳孔收缩等都是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例如,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也就是说这时狗已经形成了对灯光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外界刺激是某种无条件反射刺激的信号的时候,它才能引起条件反射。当灯光不在是食物出现的信号的时候,它就不再能引起条件反射了。而无条件反射是没有这种条件的,只要无条件刺激出现,就会引起无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除了提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外还提出了反射、反射弧和反馈以及通过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消退,探讨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过程及作用的规律,所以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展位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既然了解了兴奋和抑制的概念,那么我们肯定会想起这两个概念是在气质类型那里见到过,是的,这些都是有关联的。因为巴甫洛夫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确定了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而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各位学员,此处理解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吧!一定要善于发生学习迁移哈!

必须掌握区分的几个概念:

为了却别人和动物的行为,巴甫洛夫又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以现实的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泛化现象。如狗对40瓦的灯光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其他的灯光如80瓦的灯光也能引起狗流唾液。如小学生在识字初期总是分辨不清形近字等。但是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即只在40瓦灯光时强化,其他不予强化,那么对80瓦等的灯光的反应就会消失,从而实现分化。

以上是对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内容的一些总结,希望此次的总结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91考试网资深讲师吴晓婷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12月语文教学如何确定重难点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