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2月论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
2016-02-03 17:29: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赫尔巴特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他在心理学研究中第一次作了运用数学法的尝试。他提出两个重要概念:“意识阈”和“统觉团” 。

赫尔巴特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历年来的重要考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赫尔巴特的一个原则,两个基础,三个中心以及他的四阶段理论。

一、 赫尔巴特的一条原则

赫尔巴特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知识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他不承认有“无教学的教育”,同样也反对“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二、 赫尔巴特的两个基础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 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

三、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

传统教学的的“三中心”是“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德国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赫尔巴特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与赫尔巴特教学思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杜威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需要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

四、赫尔巴特的四个阶段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四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的中小学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资深讲师赵忠莉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You never know your luck. 命运好坏不由已.
He that loseth his due gets not thanks. 失去应得的东西,别人不感谢。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2月教育综合知识客观题备..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